標題:劉備墓之謎(第一講) | ||
劉備墓之謎(第一講) 各位觀眾: 大家好! 前幾年曹操墓在河南安陽被發(fā)現,鬧得沸沸揚揚,引起極大爭論。雖然至今還有學者對安陽曹操墓產生質疑,但最終考古學界認為高陵發(fā)掘成果為漢魏考古樹立了標準的年代標尺。被列為當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fā)現。就此,曹操墓已成定論。與此同時,不論是專家學者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發(fā)出疑問:曹操墓找到了,劉備墓呢?有人說劉備墓在四川成都武侯-si內,有人說劉備墓在四川彭山,還有人說劉備墓就在我們奉節(jié)。我去年在《千古謎陣——八陣圖》中已經講過,章武三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劉備為給大將同時又是結拜兄弟的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的反對盡起全國大兵討伐吳國。不想在夷陵(就是現在的宜昌)被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所敗,劉備慌忙逃到奉節(jié)白帝城,將魚腹縣(就是現在的白帝城風景區(qū)管委會駐地寶塔坪)改為永安宮,在此休整。因悲憤交加、急火攻心、再加淋雨受寒,大病不起,在彌留之際,托孤諸葛亮,最后病死在永安宮。對于這一個歷史事件在常璩(qu)的《華陽國志》卷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72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這個傳說經民間加工,越傳越奇:在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老公李隆基當皇帝的時候,有一伙盜墓人,決定要去盜竊劉備墓中的金銀財寶。就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夜晚,這伙人偷偷的來到惠陵,挖的挖,撬(qiao)的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打開了一個洞口,里面是長長的墓道。于是他們一個個鉆了進去,小心翼翼的穿過墓道,走到了里面。突然看見前面一絲光亮,走近抬頭一看時不僅大吃一驚,一個二個直嚇得目瞪口呆:只見墓室內燈火輝煌,有兩人圍坐在燈下聚精會神的下棋,仔細一看,正是劉備和關羽。張飛站在一旁觀戰(zhàn),周圍還有10多名持刀握劍的武士,看見這些盜墓人擅自闖入,那些武士一個個橫眉怒眼,劍拔弩張。這幾個盜墓人嚇得魂不附體,連忙下跪求饒。都說張飛是一介武夫,其實張飛是粗中有細。為了不打擾兩個哥哥下棋,張飛示意武士不要聲張,還叫手下人給這幾個盜墓人端來美酒,想讓盜墓人知難而退。沒想到盜墓賊酒一下肚,竟忘乎所以,居然開口向張飛索要寶物,張飛也不生氣,就送給他們每個人一條玉帶。盜墓賊也不敢太過貪婪,將玉帶系在腰上,連滾帶爬地出了墓穴。他們身子剛出墓口,只聽“砰”的一聲,回頭一看,墓的門洞已經封好了,正在驚詫的時候,再出現一件奇事,帶出的玉腰帶竟然是一條條大蛇。此時這一個個盜墓賊全都嚇得癱倒在地,先前喝到嘴里的美酒這時也變成了粘糊糊的漆,牢牢的粘住了他們的嘴巴,口再也無法張開…… 又有史料記載,又有這生動的傳說,是不是就可以肯定劉備的尸體就埋在成都武侯-si內呢?——且慢!很多學者經過仔細研究,并查閱眾多的歷史文獻后認為:武侯祠中的惠陵,只是劉備的衣冠冢(zhong)。 所謂衣冠冢,是在死者的遺體無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處時,將死者的衣帽等隨身物品葬在墓內以表示紀念而并未葬有死者遺體的墓葬。 最有說服力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158年,有位名叫王剛中的人在成都當官,對劉備陵廟進行了維護。并讓他的下屬任淵撰寫了一篇《重修先主廟記》,這篇文章中說:“成都之南三里許,丘阜巋然曰惠陵者,實昭烈弓劍所藏之地!奔热蝗螠Y說藏的是“弓劍”,那就不是真墓了。因為王剛中一定是在維護劉備陵廟時掌握了確切證據,所以才說“實昭烈弓劍所藏之地”至此,一般人都認為成都武侯-si中的惠陵是衣冠冢。 比如 1940年,當時很有影響的《旅行雜志》5月、6月號上,有易君左先生寫的一篇《錦城七日記》中就說在武侯神像的后殿,“左側轉彎一大冢,即惠陵,為昭烈衣冠冢”。1943年出版的《川康行蹤》一書,其中有郭祝松《成都勝跡導游》一文,也就是相當于現在我們說的成都名勝古跡的導游詞,里面也說,在武侯祠里,“經過一條修竹萬竿的屈曲復道,便是漢昭烈皇帝陵,埋葬的只是所遺衣冠……”。 著名散文家、高級記者黃裳,在他的散文《成都散記》中也有這樣的記敘:“從武侯的享殿走出來,到隔壁昭烈衣冠冢去,要經過一個水閣的小院,那里也有賣茶賣酒的……”等等等等。在清代,還有一個見于清末人徐心余的劉備《衣冠陵》被盜的傳說:“百年前有農民鋤地略深,發(fā)現石板一方,敲之聲隆隆然,揭板視之,乃衣冠陵隧道,去陵且三里許,集膽壯者秉火而入,見前后兩殿,寬廣異常,中懸朱槨(guo),陳設粲(can)然。地方人士恐肇(zhao)禍端,聚官紳而封固焉”就是說多年前一個農民在鋤地的時候,發(fā)現了一個石板,一敲是空的,揭開石板見里面是衣冠陵隧道,就到幾里外召 ……(未完,全文共3367字,當前只顯示187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劉備墓之謎(第一講)) 上一篇:瞿塘峽的傳奇故事(二)2 下一篇:劉備墓之謎(第二講) 相關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