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師徒結對活動中應如何指導青年地理教師 | ||
師徒結對活動中應如何指導青年地理教師 “師徒結對”活動就是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由豐富經驗的教師與年輕的教師建立起合作型的“師徒”關系,“師傅”與“徒弟”往往執(zhí)教相同的學科,在結對活動過程中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一般的說,“師傅”要經常利用備課討論、聽課、評課、示范引領、合作研究及糾偏等方式指導“徒弟”做好教學工作與教科研工作;“徒弟”則要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并不斷挖掘,加以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在當前的教育領域,師徒結對活動已廣為開展。其無論是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還是對老教師克服“高原反應”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可實現(xiàn)師徒共進,相得益彰,從而達到“一對紅”。因此,已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有效培養(yǎng)模式。有人曾指出,沒有教師的成長就沒有高品質的教育。所以,師徒結對活動也是推動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我校堅持開展“師徒結”活動,對新招年輕教師和新進一中的外校教師,凡是未帶完一輪高考的教師實行“師徒結對”活動,由此培養(yǎng)了一大批青年教師骨干,這對學校教學質量提高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校地理教師在“師徒結對”活動中主要從以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79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指導青年地理教師寫好教后記,做反思型教師 教學過程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常常被青年教師忽視,那就是教學反思的過程。著名教育學家波斯納(G.J.posner)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公式,即“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 老教師在指導新教師工作的過程中,就要求他們每節(jié)課后都認真撰寫教后記,并能夠感受到他們通過親身的反思所獲得的巨大進步。教學反思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觸角應該是多角度的,我們需要審視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成與敗、疑惑與困難,以達到改進教學觀念與行為的目的。可對新教師介紹了以下幾種反思的角度: 1.思所得,記錄所獲,總結成功的經驗 做教學的有心人,把成功之處記錄下來并長期積累,日益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思所失,汲取教訓,查找失敗的原因 無論課堂設計多么完善,教學實踐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有疏漏之處,甚至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課后靜下心來,認真反思,仔細分析,查找根源,尋求對策,以免重犯,使教學日臻完善。 3.思所疑,提出問題,驅動研究 在新課程中,反思型教師要有對教育理論和實踐、課程教材教法懷疑、批判、質疑的態(tài)度。要善于把握教學中不能搞清楚的問題,因為,產生疑問往往是教學研究的開始。 4.思所難,尋求突破,記錄學生的情況 教師要善于觀察和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普遍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 5.思所創(chuàng),捕捉靈感,促進提升 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的獨特見解,以及自己在課堂上瞬間生成的靈感,可以拓寬教學思路,及時記錄在案,對自己研究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指導青年地理教師廣泛閱讀,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解下終身的友誼。”地理教師的課要講得豐富多彩、令學生興趣盎然,就要注意平日多讀書、多看報,把相關資料抄錄下來剪貼成冊。一些優(yōu)秀地理教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之以恒的讀書,得益于不斷增加的知識儲量,因為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旁征博引、深入淺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了看專業(yè)書籍外,還提倡青年教師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一些書籍,如系統(tǒng)科學、信息科學、美學理論和生態(tài)理論,如果把他們移植進地理課堂,可以充實教學內容,充分彰顯地理科學的綜合性。同時,能夠提高自身修養(yǎng)、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 四、指導青年地理教師研制試題,提升評價素養(yǎng) 不可否認,作業(yè)和測試是地理學習的延伸,紙筆型作業(yè)和測試仍是當前我國進行地理學習評價的最重要方式?茖W恰當?shù)淖鳂I(yè)和測試對檢查學生學習和運用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改進教學工作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可見,命題是青年地理教師必須迅速掌握的專業(yè)能力之一。 命題是一項很精細的工作,建議青年教師首先閱讀一些關于考試命題研究的專業(yè)理論書籍,諸如陳澄、陳昌文主編的《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張亞楠主編的《地理教育測量—理論及其在地理高考命題評價中的應用》(科學出版社)、朱雪梅所著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發(fā)展性評價》(山東教育出版社)等。 命題的前期工作是建立并填充試題庫。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分類合理、易于檢索的試題庫。試題庫可按專題進行分類,如按年級分,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分,按平時練習、月考檢測、期中期末檢測、高考模擬、高考真題等分,也可按題型分。合理分類的目的主要是充分考慮資料的整理和管理,最終的目的是檢索快捷,便于查找,引用方便。試題庫的建立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需要不斷補充、更新。試題的來源很廣,主要應出于本人設計和原創(chuàng),此外,本校同事、外校同仁 ……(未完,全文共3698字,當前只顯示205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師徒結對活動中應如何指導青年地理教師) 上一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三環(huán)節(jié)情況通報 下一篇:新課標高考如何提高綜合題的得分率 相關欄目:教育 創(chuàng)建活動 綜合論文 五一和五四節(jié)日專題 教師 其他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