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有效活動,讓品德課堂彰顯生命活力 | ||
有效活動,讓品德課堂彰顯生命活力 [內(nèi)容摘要] 品德教學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精心提煉教學內(nèi)容,尊重學生已有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并以此為起點,通過各種有效的活動,建構(gòu)起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只有這樣,才能讓品德課堂真正煥發(fā)生命活力。 [關鍵詞] 品德教學 主體性 有效性活動 新課程標準將小學品德課定義為:綜合性活動課程。因此,迄今為止品德課堂已很少再出現(xiàn)生硬的“你說我聽”,“一潭死水”的教學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活動”成為品德教學方式的“終極武器”。讓我們先看一組鏡頭: 鏡頭一:教師在執(zhí)教《從一滴水說起》中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老師這里有這樣一個算術(shù)題(課件出示題目)每戶人家每天節(jié)約158千克水,全國500000000戶人家一天節(jié)約水多少千克?按每戶一年用337千克水的標準,可用多長時間?接著教師說:“咱們動筆算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學生一聽,都迫不及待動手計算。大約5分鐘之后學生得出了各種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最終忙著糾正答案,并親自進行板演,聽課著一片茫然。其實,從品德教學的角度考慮,教師的出發(fā)點是讓學生在算一算得活動過程中體會水資源的浪費多么嚴重。可是為什么最終的品德活動卻變成了數(shù)學的計算指導呢? 鏡頭二:一位教師執(zhí)教《我不膽小》一課,學生通過探討明理已經(jīng)明白了很多課前他們自己寫下的事都不用再害怕,接著,老師開展了下一個活動:建立信心卡。當同學們都準備動手寫的時候,有位學生舉起了手,然后非常沮喪地說:“老師,剛才的那些方法我都試過了,不能讓我戰(zhàn)勝怕黑的缺點,我對自己還是沒有信心!币痪洹拔覜]有信心”一石激起千層浪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114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蘋果” “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兒童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種是已經(jīng)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另一種是可能完成的發(fā)展水平,它表現(xiàn)為“兒童還不能獨立地解決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摹仿,卻能夠解決這些任務!彼裕覀冊谄返陆虒W中捕捉的教學內(nèi)容要落在這兩個水平之間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即如果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已有道德認識,我們就應將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放在道德行為的指導上,如果前兩者學生都已有所掌握,就應將教學的矛頭直指道德情感的引領,這樣教學內(nèi)容才真正有價值。我們要讓學生對所學得內(nèi)容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同時,讓他們跳起來能摘到果實,這樣才能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如《紅綠燈》一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識,加強交通安全意識,然而,教材中的內(nèi)容都是較為枯燥的交通標志,交通法規(guī)等,如果將簡單的識記作為教學內(nèi)容,既不能真正有效落實教學目標,又讓學生感到頭痛。如何選擇和教材目標一致又讓學生喜歡的教學話題呢?考慮到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對走路已經(jīng)有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但是究竟怎樣才是合法走路,學生是缺乏正確的行為能力的,于是,我就從學生作為一個“行人”參與道路交通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把教材向生活進行延伸,選擇了一個明知故問的話題——你會走路嗎?事實上這很快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喚起了他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在進一步的交流和以此為中心的活動中,學生主動學習走路常規(guī),從而真正教會學生把路走好。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尊重學生主體,從他們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超越符號課堂,構(gòu)筑生活課堂,我們能找到最好的課程資源。讓學生感覺到品德課堂并不是枯燥沉悶、遠離生活、高高在上的,而是其樂無窮、可親可近、真真切切的。 二、喚醒學生潛在意識,豐富體驗活動的形式——有效活動的保證 真實豐富的課程內(nèi)容,為學生搭建起了情感交流的互動平臺。那么,如何通過這一平臺,有效促進學生的道德認識的提升呢? 新課程標準認為:品德的學習過程不單單是認知的學習,更是行為的學習。品德教學要以兒童的主體活動為媒介,讓學生在各項源于生活的體驗活動中自主學習,并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品德教育。尤其是低年級兒童,他們對活動的需求比食物更強烈。因此,教師在設計體驗活動的時候,必須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經(jīng)驗、關注點出發(fā),以學生為本,采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豐富其體驗活動。這樣,才能直接在道德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座橋梁,讓學生在置身體驗活動的過程之中,一次次獲得道德與心靈的碰撞,喚醒學生潛在的道德意識,生成富有個性的真切體驗,提取蘊涵多重價值的生活經(jīng)驗,變過去傳統(tǒng)教學的被動接受為自我需要。 在品德教學中,我努力以多種形式的體驗活動為紐帶,不動聲色地將空洞的道德理論、生活常識等的灌輸和訓誡,融化為學生自主的、內(nèi)在的“親歷習得”。實踐教學中,立足課堂,通過不斷嘗試,總結(jié)出以下幾種我覺得深受學生喜愛的體驗活動形式的有效途徑: (一)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動一子而全盤皆活 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和課程的整合,可以創(chuàng)設圖文樂并茂的情境,更加繪聲繪色地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一改過去那種呆板、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感官的需求,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愿望,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多媒體再現(xiàn)各種情境,恰當?shù)卣业秸n堂教學和多媒體運用的最佳切合點,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使品德課堂“活”起來。 我在教學《我國的行政區(qū)》一課時,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功效,播放了《香港主權(quán)交接儀式》的錄像,那莊嚴而又神圣畫面,激昂而又令人振奮的國歌,加上我深情的旁白,都使學生猶如親臨了現(xiàn)場,在這樣的情景再現(xiàn)的體驗活動中,猶如催化劑一般,讓學生內(nèi)心愛國情感得到充分反應,于是,祖國媽媽的這兩個孩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深深印在了學生心中。又如在《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教學中,我先通過多媒體再現(xiàn)了劉翔賽跑、救護車趕往車禍現(xiàn)場、消防員緊急出動救火三個驚心動魄的情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時而共鳴聲不斷,時而緊迫感干萬分,接著通過交流水到渠成讓學生自己形象體會到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二)聊天沙龍還原生活化課堂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睅熒g如果能以朋友的關系交流,必然會縮短心靈上的距離感,更好地進行溝通。因此,在品德這樣本身強調(diào)“真善美”的教學中,我們更應建構(gòu)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以保證學生以原汁原味的本色,坦誠率真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聊天就是一種有效地和諧互動的方式。為此,在教學中,我時常根據(jù)需要,把課堂打造成“聊天室”,讓學生在這種時下最流行的方式,最平等的交流中,暢所欲言,學會傾聽、交流、學習、思考,這未嘗不是一種有效教學活動的捷徑。 例如教學《孝心獻老人》一課時,我就設計了沙龍聊天室的方式。課前我讓學生以圓桌的方式圍坐在一起,并將班中幾位學生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請進課堂,我自己扮演知心姐姐,搭建了一個讓孩子與老人溝通交流的平臺。在我的點撥和引導下,孩子和 ……(未完,全文共6192字,當前只顯示298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有效活動,讓品德課堂彰顯生命活力) 上一篇:《Signs at school》教學課例研究 下一篇: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英語作業(yè)設計芻議 相關欄目:教育 創(chuàng)建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