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維和官兵怎樣實現與外國人的交流 | ||
維和官兵怎樣實現與外國人的順利交流 維和官兵身在國外,工作、生活、完成任務等諸多事項中免不了要與外國人接觸,而毫無疑問順暢的溝通交流是完成這些事項的基礎。交流首先要用到的當然是語言,作為世界上適用范圍最廣的語言,英語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在南蘇丹和聯南蘇團的埃塞俄比亞、尼泊爾、印度等各派兵國也廣泛使用,因此是對外交流中使用的主要語言。 英語在歐美的普及度自不必言,由于歷史的原因對于非洲和亞洲的一些出兵國來說,英語本身也是他們的第二官方語言。但實用英語交流對我維和官兵來說卻并非易事,英語并非是我國的官方語言,大多數官兵并不精通,甚至是毫無基礎。盡管維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46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2,方法靈活,不拘形式。在雙方有交流的善意順利開始之后,交流能否繼續(xù)進行下去體現的就是交流的方法了。首先是交流的方法并不是只有語言一種,我們需要表達自己的意思時,手勢、紙筆、計算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翻譯軟件都能成為幫助我們溝通的工具。手勢可以描述形狀,可以表示數量。指示位置;紙筆可以畫形,可以寫數;阿拉伯數字是全球通用的,計算器表達價格、數量、加減再清楚不過;至于涉及具體詞匯不知道的,手機上的翻譯軟件翻譯一下就毫無障礙了。其次是交流的過程中,絕不要拘泥于語言的語法順序習慣等教條的東西。任何溝通都是有其目的的,語言只是工具,如果拘泥于語言的教條,那就成了語言牽著人走。在交流中任何一個詞匯都是有其語境的,即使只有一個詞匯甚至也能表達一句話的意思。有時,拘泥于語言的教條,給一個詞加上主語、謂語、賓語、助詞、量詞、形容詞,結果自己本來發(fā)音就不好說不清楚,對方聽力也一般聽不明白,那就沒法交流了。 3,注意禁忌,互相尊重。由于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差異,交流中無論是用語言、手勢,還是用哪種方法,總有一些自己認為沒什么,而對方卻覺得受到侮辱甚至引發(fā)憤怒的差異點。這些差異點便是交流雙方中的禁忌,要時刻注意和避免。比如,南蘇丹人非常忌諱使用左手打招呼,認為那是不尊重的。當地人握手后會轉為上握然后撞肩,這在他們看來是對好朋友一種很熱烈的招呼方式 ……(未完,全文共2019字,當前只顯示121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維和官兵怎樣實現與外國人的交流) 上一篇:政府工作報告范文3 下一篇: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 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踐行群眾路線 相關欄目:綜合論文 經驗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