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黨建業(yè)務專題培訓班上的講稿:如何提高公文寫作和信息撰寫能力 |
如何提高公文寫作和信息撰寫能力 ---在2016年全區(qū)黨建業(yè)務專題培訓班上的講稿 全區(qū)黨建業(yè)務專題培訓班為我們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深入思考,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學有所得。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就如何提高公文寫作和信息撰寫能力作以下簡要培訓。 一、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 (一)公文的概念。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guī)范體式的文書,是傳達貫徹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公布法規(guī)和規(guī)章,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示和答復問題,報告、通報和交流情況等的重要工具。依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辦發(fā)〔2012〕14號),現(xiàn)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種類為15種,分別是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根據(jù)公文授受機關的工作關系不同,公文又可分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三類。其中,上行文有報告、請示、議案等;下行文有決議、命令(令)、決定 、公報、公告、通告、通知、通報、批復、意見、紀要等;函屬于平行文。公文格式一般由份號、密級和b_m期限、緊急程度、發(fā)文機關標志、發(fā)文字號、簽發(fā)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fā)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機關、印發(fā)機關和印發(fā)日期、頁碼等組成。公文的版式要執(zhí)行《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的國家標準。 (二)公文的特點。公文主要有六個特點:主題的職能性。公文是實現(xiàn)機關管理職能的工具和手段。在公文里,鼓勵什么遏制什么,支持什么反對什么,允許怎么辦和不允許怎么辦,或褒或貶,或是或非,或倡或戒,或行或止,十分鮮明。材料的可靠性。在公文里所采用的事實材料、數(shù)字材料、理論材料以及所依據(jù)的法律法規(guī)、方針政策,必須真實、準確,來不得半點臆想、虛構和捏造。結構的邏輯性。公文寫作思維方式主要是邏輯思維,通過概念、判斷、推理,通過綜合、比較、論證形成寫作思路,完成寫作任務,多用說明、敘述、議論的表達方式,慎用文學手段。文風的平實性。力求準確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142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掌握技巧。仔細琢磨,寫公文,雖與園丁植樹育花工作性質(zhì)不同,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要想精通公文寫作之法,就得很好地借鑒園丁植樹育花之道。 1、確立主干。園丁植樹首要的是選苗、擇地、栽好幼苗。如果不能科學選苗、因地定植,樹苗將難以長好,甚至難以成活;如果最初未能栽直,以后就會歪斜。寫公文首要的是“立意”,“立意”不準,文不對題,盡管你費盡心機,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文章“立意”要準,必須掌握好以下幾點:一是要確定好文章的種類。公文種類很多,往往因用途不同、目的不同而不同。不同類型文章要求不同,寫法各異,一定要準確把握。比如說領導講話稿的起草,相對來講,可適當?shù)鼗蠲撘恍,文字更口語化一些;但決定、決議、通知必須嚴謹,語言也要用書面語言。又如工作總結與經(jīng)驗材料性質(zhì)相似,但前者要細,后者要精;前者可長,后者可簡,等等。二是要準確地判斷形勢,把握好領導、組織和會議的目的和意圖。公文是為黨務和政務服務的,所以公文的起草不得不考慮國內(nèi)外、所轄區(qū)域內(nèi)外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發(fā)展變化的形勢和趨向,不能有悖于或落后于形勢。公文也是領導與組織體現(xiàn)、表達、宣傳其決策、執(zhí)政、行政意圖的重要工具,公文寫作者的觀念一定要符合領導和組織的觀念,公文寫作者的思維一定要跟上領導和組織的思維。會議材料要緊扣會議主題,領導講話稿要充分體現(xiàn)領導的講話風格。三是要正確分析聽眾、讀者的身份、閱歷、文化及知識構成,要因受眾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寫作方式和寫作風格;鶎拥墓拿鎸V大群眾,文章要生動簡潔、觀點明確、文字活潑、好懂易記。 四是文風及文章的特點要因場所、時機的不同而不同,不能硬搬教條,死守一理。比如同一主題,小會上的講話要有別于大會上的講話,現(xiàn)場會上的發(fā)言不同于室內(nèi)會議的發(fā)言。文章的長短要因場合的不同和發(fā)言者身份、職位的不同甚至天氣條件、聽眾興趣、情緒的不同而科學取舍,該長則長,該短一定要短。文章要適應環(huán)境,若不顧環(huán)境,一味地根據(jù)個人喜好來強行“灌輸”,往往會事與愿違。 2、設計定型。有特色的東西才會有新意,有新意的事物往往令人記憶猶新。為了使自己管理的園林富有特色和新意,園丁們往往把樹冠修剪成球形、紡錘形、圓柱形、傘蓋形或擬人擬物的各種造型,這些整形后的樹木,有了藝術性、充滿了活力,不僅當時令游人賞心悅目,過后也難以忘懷。要使公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整體結構和段落層次就必須嚴謹、清晰、富有特色。大的段落之間猶如樹木的多個主枝結構,要利用時間先后、空間順序、因果條件、重要程度等邏輯關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各段落內(nèi)的各個小點,就像是樹木主枝上的分枝,也得相互關聯(lián)、層次分明,形成一個有機的單元結構。同樣的樹林,不修剪,就會瘋長;同樣的素材不整理就是“一團亂麻”。所以,要想寫好公文,就必須熟悉材料,認真設計“造型”,理順文章結構。 3、加葉添綠。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多數(shù)公文也是如此。公文的枝就是結構和觀點,公文的葉就是用來說明觀點的事例和數(shù)據(jù)。公文既要有“骨頭”,也得有“肉”,好的公文一般是既有“骨頭”又有“肉”。用來說明觀點的事例和數(shù)據(jù)不在多而在精。無論是歷史上的事例和數(shù)據(jù),還是現(xiàn)今的事例和數(shù)據(jù);無論是國內(nèi)的還是國外的;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都要能充分地說明觀點。同類型的事例和數(shù)據(jù)不要全用,要選擇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說服力的為我所用。好的公文不在長,而在于能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容納足夠多的觀點和信息。 4、錦上添花。萬木皆有綠,好樹花不同。好的文章必須“錦上添花”。文章的花,就是在文章的關鍵之處,在最能體現(xiàn)觀點的地方,點綴上具有韻律、富有哲理、精彩易記的句子。寫作者可以引用前人名言,可以引用有關領導的精確論述,也可以引用群眾的鮮活語言,還可以自己獨創(chuàng)發(fā)明。文章有了“花”,便會進一步加深讀者、聽眾對文章的接受程度。 (三)肯下功夫。熟知公文寫作之巧,不等于就能把公文寫好。正如懂得駕車理論,不等于你就能開車上路!耙胗惺粘,需要下功夫”。要想寫好公文,除需掌握公文寫作要領外,還要從平時做起,從基礎做起,養(yǎng)成“勤讀、多集、善思、調(diào)研、常練”的良好習慣。 1、勤讀。勤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養(yǎng)成經(jīng)常讀書、看報、看電視、聽新聞的良好習慣。懂得“人之差距關鍵在于業(yè)余時間”的道理,學習并發(fā)揚雷鋒擠時間的“釘子精神”。要注意培養(yǎng)學習興趣,人的興趣愛好源于后天培養(yǎng),并非與生俱來?茖W研究表明,人們往往會對熟知的或者與己相關的事物感興趣。可見掌握的知識越多,知識面越廣,學習的興趣會越濃,學習也才能更持久。勤讀還要會讀,就是要掌握讀書看報的方法。信息時代,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呈現(xiàn)給讀者和觀眾,所以我們要勤讀,更要有選擇地讀,要揀重要的內(nèi)容讀,要選好的文章讀。勤讀必須有目的地讀,就是要明確讀后掌握些什么。首先是看文章的觀點,這是讀書看報的主要目的;其次了解情況,記住數(shù)據(jù),掌握事態(tài)的發(fā)展動向;第三是研究文章的結構與寫法。對那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重要的、好的文章,看見標題后,應先閉書靜思,設想如果 ……(未完,全文共9205字,當前只顯示3693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黨建業(yè)務專題培訓班上的講稿:如何提高公文寫作和信息撰寫能力) 上一篇:縣鎮(zhèn)和部門黨政正職領導科學定期檢測題庫及答案 下一篇:“三農(nóng)”氣象服務專項調(diào)研報告 相關欄目:七一黨建專題 培訓 綜合論文 公文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