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農民培訓教育年”活動實施方案 |
**縣開展“農民培訓教育年”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民培訓教育工作,按照縣委八屆二次全會安排部署,就全縣開展“農民培訓教育年”活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自治區(qū)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以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為契機,按照縣委八屆二次全會精神部署要求,以“擁護核心感黨恩、同心攜手奔小康”為主題,在全縣農民群眾中深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著力加強惠民政策培訓、實用技能培訓,切實改進民風鄉(xiāng)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āng)村治理體系,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道德水平、文化素質、脫貧本領和發(fā)展能力,培育一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文明誠信、知法守法的新時代農民,進一步激發(fā)內生動力,振奮精神,為全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重點任務 按照活動要求,充分發(fā)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在全縣所有行政村落實駐村第一書記制度,辦好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開展黨的政策大宣講、實用技能大培訓、民族團結進步大教育、農村社會大治理,具體抓好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進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五項教育”和惠民政策、實用技能“兩項培訓”。 (一)深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 1.大力宣傳宣講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理論闡釋。由縣委黨校牽頭,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單位)配合組建縣、鄉(xiāng)、村黨員領導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理論宣講團,深入宣講闡釋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中央1號文件、自治區(qū)第十二次黨代會、市委四屆二次、三次全會、縣委八屆二次全會精神,每個行政村宣講場次不少于2次(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28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6.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強化農村治理體系建設,由縣民政局負責進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做實村民代表大會和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制度,組織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村級事務,推動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xié)商格局。健全鄉(xiāng)村便民服務體系,打造“一站式服務”綜合平臺。加大黨務村務公開工作力度,由縣委組織部負責進一步明確黨務、村務公開內容,嚴格規(guī)范村務公開的程序,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大會及村民代表大會,村干部入戶宣傳,短信通知等方式渠道及時將本村發(fā)生的重大事項告知村民,切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 7.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加強鄉(xiāng)鎮(zhèn)綜合維穩(wěn)中心建設,由縣委政法委負責探索整合基層公安、司法、信訪、維穩(wěn)等力量,建立“值班室”制度,對影響農村_的各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采取果斷措施進行整治化解,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加快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由縣公安局負責大力實施農村“雪亮工程”,堅持打早打小、有黑掃黑、無惡治亂,嚴厲打擊農村黑惡_、宗族惡_,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集中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違法犯罪,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 (三)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8. 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文明鄉(xiāng)鎮(zhèn)、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由縣委宣傳部牽頭,民政局、團委、工商聯(lián)、科協(xié)配合開展“百企幫百村”“百名科技專家?guī)桶俅濉惫步üこ,在全縣所有行政村建設一個“道德講堂”、一面移風易俗文化墻,建設一個善行義舉“四德榜”,成立一支農村志愿服務隊。開展 “道德模范” “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明辦、婦聯(lián)配合評選表彰一批“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公婆”,大力倡導敬老孝老、勤勞節(jié)儉等傳統(tǒng)家庭美德。開展“榜樣的力量·爭做新時代先鋒”基層巡講活動,由宣傳部負責組建以各級、各類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先進典型為成員的道德模范事跡報告團,深入農村開展巡回報告,結合脫貧攻堅事跡宣講,在每個行政村巡回報告1次。開展道德評議活動,由宣傳部牽頭,各鄉(xiāng)鎮(zhèn)負責組織各村“道德評議會”對發(fā)生在身邊的不道德現(xiàn)象進行評議、批評,建立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農村新型人際關系,不斷提升農村德治水平。 9. 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進一步加強“一約四會”建設,由縣民政局負責組織各村修訂完善村規(guī)民約,針對脫貧攻堅實際,在原有村規(guī)民約的基礎上增加規(guī)范民風民俗、破除“等靠要”思想、勤勞脫貧致富等內容,實現(xiàn)156個行政村全覆蓋,增強村規(guī)民約的約束性和執(zhí)行力,為脫貧攻堅提供普遍認同的行為規(guī)范和約束準則。開展移風易俗評選表彰活動,由縣委宣傳部負責制定全縣民風建設示范村、移風易俗示范戶評選標準,宣傳部負責評選表彰20個民風建設示范村、300戶移風易俗示范戶。大力弘揚“孝道文化”,由縣委宣傳部負責組織評選表彰100名孝子孝媳,樹立一批孝道典型,影響教育周邊群眾向模范看齊,逐步解決不贍養(yǎng)父母,分戶爭當貧困戶等不良風氣。 (四)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 10.開展 “擁護核心感黨恩、同心攜手奔小康”創(chuàng)建教育活動。由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牽頭,縣民宗局負責組織駐村第一書記利用“民族z-教政策法規(guī)學習月”和“民族團結月”,以中央和區(qū)市民族、z-教工作會議精神和黨的民族政策知識為主要內容,在各村廣泛開展新時代黨的民族z-教政策普及教育。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由縣民宗局負責舉辦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人物評選,組織開展巡回宣講活動,講好“六盤兒女一家親”好故事,唱響民族團結進步的時代主旋律。 11.開展新時代黨的民族z-教政策宣傳教育。由縣民宗局負責編印《**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手冊》,組織對駐村第一書記開展黨的民族z-教政策培訓。全面落實《關于第一書記當好“五大員”宣傳民族z-教政策助推脫貧富民的實施意見》,采取播放微視頻微電影、發(fā)放宣傳資料、舉辦知識問答、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和無神論宣傳教育,宣傳黨的民族z-教理論政策和法規(guī)知識,使“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引導z-教更好服務于脫貧攻堅。 12.開展農村z-教場所管理人員和z-教教職人員培訓教育。由民宗局負責舉辦全縣農村z-教團體、z-教人士和-si管會主任培訓班全覆蓋,堅決治理-si廟高音喇叭擾民,加強z-教場所民主化管理,防止極端z-教__。 (五)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 13.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由縣文廣局負責按照“七個一”標準完成新改造提升156個村綜合文化活動服務中心,聘用一批專兼職管理人員,實現(xiàn)村級全覆蓋。發(fā)展市級示范性農民文化大院3個、縣級文化大院12個。依托村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每個村建設一個村史室,展陳一批反映區(qū)域歷史、民俗文化以及農耕文明的各種實物展品。 14.進一步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由縣文廣局負責運用“文化六進”“三下鄉(xiāng)”“文化進萬家”等活動載體,在農村開展文藝演出、農村電影放映、全民閱讀、全民健身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秦腔大賽、小戲小品大賽、群眾廣場舞大賽、文化大院文藝匯演、農民剪紙刺繡創(chuàng)意大賽等活動,結合文藝小分隊下鄉(xiāng),每年完成1000場次數(shù)字電影放映,送戲下鄉(xiāng)和廣場演出每個村不少于1場次,不斷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振精氣神、弘揚真善美,讓群眾寓教于樂、產生共鳴,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由縣文聯(lián)負責,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鄉(xiāng)村精心創(chuàng)作一批“三農”題材的扶貧扶志文藝作品,組織開展全縣農民作家培訓班。 15.加強傳統(tǒng)鄉(xiāng)土文化挖掘傳承創(chuàng)新。由縣文廣局負責深入挖掘我縣農村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全面開展傳統(tǒng)村落、古建筑、農業(yè)遺跡等物質文 ……(未完,全文共6931字,當前只顯示333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農民培訓教育年”活動實施方案) 上一篇:在縣綜合幫扶工作動員暨業(yè)務培訓視頻會上的講話 下一篇:紀檢監(jiān)察派駐組工作總結 相關欄目:人事 職工 三農 培訓 教育 創(chuàng)建活動 計劃規(guī)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