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讀《曾國藩家書》有感:家書之中見乾坤 |
讀《曾國藩家書》有感:家書之中見乾坤 _總書記強調:“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民心淳;民風正,則社稷安。只有千家萬戶好,國家才能富強,民族才能昌盛!奔绎L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道德規(guī)范、為人之道、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風的總和。中華民族歷來對家文化極其重視,一個家族或家庭的家風,對內影響著個人的品格,對外影響著社會的組成。所以,優(yōu)良家風的樹立不僅能使家庭成員的個人成長和發(fā)展得到正面影響,也能助推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古今中外優(yōu)秀家風的創(chuàng)造者、集成者寫就的各類家訓、家書、家史,都是我們領略家風的最好途徑。其中,家書往往是一種最為廣泛的家訓和家教形式,長輩們通過言辭懇切的家書形式,將道德修養(yǎng)、人格風范、人生感悟、求知經驗、交往禮儀等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后輩子孫,讓后人得以從中汲取思想營養(yǎng)和經驗教訓,這樣的家書可謂是片紙重千鈞。縱觀歷史上的家書,比較著名的有司馬光的《訓儉示康》、諸葛亮的《誡子書》以及《曾國藩家書》等等。因為有了優(yōu)良家風傳承,這些世家大族才得以擺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使得家族百年長盛不衰。 《曾國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793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寫給兄弟子侄的,也是寫給后世之人的,讀完此書可以讓我們懂得慎獨內省、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性,更可以讓我們明白: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清白家風不染塵,冰霜氣骨玉精神。優(yōu)良家風是家庭育人的寶典,也是子女成才的富礦。我們要高度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切實做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以優(yōu)良家風推動黨風政風、民風社風不斷改善。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家風建設對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促進人民幸福安康、實現(xiàn)民族復興偉業(yè)具有重要意義。這就不難理解_總書記站在眉山市三蘇祠前,語重心長地講出:“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 我的父親是一位擁有30年黨齡的老教師,身上有著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都如烙印一般刻在骨子里。直到現(xiàn)在,無論是在一起工作奮戰(zhàn)的同事好友,還是鄰里鄉(xiāng)親,談起父親的名字,都會交口稱贊,作為子女我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驕傲。我的母親是一位勤儉持家的獨立女性,小時候,母親吃苦耐勞忙工作,不辭辛苦照顧全家上下,那些繁瑣的家務事也幾乎都落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正是有了母親的“賢內助”,父親才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現(xiàn)在回想,覺得母親身上體現(xiàn)著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優(yōu)良品質,很是偉大。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吨芤住飞险f:“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备赣H剛參加工作時,在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初中教書,一個月的工資是52.76元。班上有兩個學生家庭條件很差,經常吃不上飯導致營養(yǎng)不良,學習時間一長就頭疼,父親便每天給他們煮雞蛋吃,兩位學生也順利考上了高中?射浫⊥ㄖ獣玫绞趾,學生家長卻因為交不上學費犯了難,父親得知消息后,翻山越嶺徒步趕到學生家中,苦口婆心相勸,最后還拿出100元資助他們上學,后來他們成功考上了大學,一位做了老板,一位成了老師。每次他們去看父親的時候,總會說到,如果沒有王老師,我現(xiàn)在還不知道在哪個工地搬磚呢。父親的故事讓我知道,即使生活很苦,也不要被壓倒,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堅定向善。正因為他的一舉一動,才在潛移默化中,讓我明白了責任與擔當,愛與付出。 嚴正家規(guī),無言教誨。我的父母始終堅信“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小到大,他們對我的要求都非常嚴格。有這樣一件讓我記憶深刻的事,在我6歲的時候,有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因為沒有喜歡吃的菜,便把碗中的米飯偷偷倒在廁所里,結果母親發(fā)現(xiàn)后,從那天晚上開始,就不再給我飯吃,一直到第三天早上,父母帶著我回到老家,讓我下地打谷子。太陽很大,稻穗在我的腿上劃出了一道道血痕,我一邊哭一邊做,不知道過了多久,母親拿著一碗米飯問我吃不吃,我連連點頭,狼吞虎咽起來。母親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餓著,你不知道米飯的重要,不親自下地勞作,你不知道種糧的辛苦。從那以后,我便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糧食的習慣。正因為有了嚴格的家規(guī),我才能在成長道路上嚴于律己。正因為有了嚴厲的教導,我才能如他們一般積極向上、充滿陽光。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父母都出生于貧窮的農村家庭,但他們始終勤奮刻苦,父母努力學習考上師專走出大山,父親在工作以后堅持上夜校最終拿到函授文憑。因而他們始終把天道酬勤貫穿在對我的教育中,小學期間,父母見我對 ……(未完,全文共3711字,當前只顯示206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讀《曾國藩家書》有感:家書之中見乾坤) 上一篇:縣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總結暨2024年工作安排 下一篇:關于城市內澇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相關欄目:讀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