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的輔導講話 |
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的輔導講話 同學們、同志們: 經(jīng)市委研究,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今天正式開班。中青年干部是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改革開放初期,_同志說,“別的工作做不好固然要做自我批評,培養(yǎng)選拔年輕干部這項工作做不好,就要犯歷史性的大錯誤。”_總書記指出,“培養(yǎng)選拔年輕干部,事關(guān)黨的事業(yè)薪火相傳,事關(guān)國家長治久安!彼,我們要把培養(yǎng)選拔年輕干部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責任來抓,發(fā)展是政績,出人才是更大的政績。加強年輕干部培養(yǎng)教育,就是為*未來發(fā)展儲備人才,就是在做一項打基礎(chǔ)、利長遠的事業(yè)。 今天參加中青年干部培訓學習的是:40歲以下的正科級干部,35歲以下的副科級干部,35歲以下、選調(diào)四年的選調(diào)生,35歲以下、錄用四年、二本及以上的公務(wù)員,30歲以下考錄四年、黨員身份、二本及以上的事業(yè)編人員,共計59人?梢哉f,你們是*的未來、*的希望,是市委重點關(guān)注對象、培養(yǎng)對象。 按組織部培訓安排,首先由我給大家上第一堂課,隨后還有朱市長、王主任、張主席等分別授課,還請了清華、北大、中央黨校、社科院著名教授講座,這個培訓班的規(guī)格、層次是歷年最高的。當前,全市上下正在開展“學歷史、品國學、凈心靈、提境界”活動。學歷史,就是要增加歷史厚重感,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品國學,就是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感悟前人修身、為官、干事的思想和智慧。凈心靈,就是要通過學習,塑高尚人格,養(yǎng)浩然正氣。提境界,就是要做實干家,具有追求*大發(fā)展的境界。下面,我結(jié)合對歷史與國學的感悟,對同學們提十點希望。 一、要追求理想 任何干大事者,都要有追求、有理想,只有這樣才有不竭動力。 一要勾畫施政藍圖。兩千多年前,孔子的藍圖,是“大同社會”,實現(xiàn)“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孫中山的藍圖,是“民族、民權(quán)、民生”三民主義;毛主席的藍圖,是全國人民達到“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chǎn)主義;_的藍圖,是“三步走”戰(zhàn)略,達到小康社會;_總書記的藍圖,是“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他希望“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wù)、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有多么大的理想,才能勾畫出多么大的藍圖,才能干多么大的事。作為年輕干部,一定要善于去描繪自己的“崗位藍圖”。 二要立志建功立業(yè)。毛主席16歲離家求學,寫出了“男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豪情壯志。周恩來19歲東渡日本,探索救國之路,作詩“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朱镕基當選總理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198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一是用干事推出自己。每名干部都應該像產(chǎn)品一樣有自己的品牌。產(chǎn)品推銷是靠質(zhì)量,干部對自己推銷靠得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恒、不浮不躁的埋頭苦干。這個過程就像爬山,這個山是無形的,如果付出了80%的努力,就松懈了、不堅持了,也就失敗了。更不能只付出了20%的努力,就覺得了不得,組織上就應該怎么樣了,那肯定是膚淺輕薄。白居易講,“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如果有能力,就要經(jīng)得住燒、經(jīng)得住煉。實干興邦,實干興*,實干也興你自己。 二是靠干事展示才華。什么是才華?一方面是干的活比別人突出,這是客觀存在;另一方面是自己具備的才干、學識、品德比別人優(yōu)秀,這是主觀存在。別人能干的你也能干,而且干得更好;別人干不了的你也能干,少了你不行,別人無法取代,那說明你更有才華。劉備“三顧茅廬”,是因為諸葛亮有幫助劉備抗庭曹魏、孫吳的才干;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因為韓信有率百萬之眾打敗項羽的才干。關(guān)鍵你得是人才。 三是以干事評判干部。《荀子》講:“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就是告訴我們要做國寶,不要做國妖,要重實干,不要尚空談。是金子要發(fā)光,是錐子要冒尖。要判斷哪個難關(guān)是自己攻克的,哪個急難險重是自己承擔的,哪項具體工作干成了滄州第一、河北一流,給*爭了光、添了彩。誰能干成事,誰就是*的英雄和功臣! 康熙時期,八爺黨為爭奪太子之位,結(jié)黨營私、收買人心;雍正卻苦惱國家困境,幕僚鄔思道為雍正謀劃說:“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雍正頓悟,于是韜光養(yǎng)晦,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事。當沒人賑災時,雍正去了;當沒人清欠時,這個得罪人的活雍正干了;當太子失勢,別人是“墻倒眾人推”,雍正支持太子,支持康熙。最后“不爭就是爭”,當了皇帝。正應了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_總書記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引用了韓非子的名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作為年輕干部,一定要多在基層鍛煉,增加基層歷練,經(jīng)過一番實干、苦干,鍛煉出真本領(lǐng),積累出真經(jīng)驗。不讒言領(lǐng)導,不巧言令色,不為官而官,只要踏實干活,肯定會得到提拔。汪國真《詩情畫意》中講:“如果本身發(fā)光,何懼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鮮花盛開,蝴蝶自來,一切自來。 五、要堅強毅力 蘇軾在《晁錯論》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成就一番事業(yè),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挫折,經(jīng)歷精神壓力,關(guān)鍵就是看有沒有雍正那種“堅剛不可奪其志”的精神,有沒有鄭板橋說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執(zhí)著。 一是困難不足懼。工作就是矛盾,領(lǐng)導就是解難。孟子講,“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周文王在獄中演《周易》;孔子備受責難著《春秋》;屈原被流放寫《離騷》;左丘明失明著《國語》;孫臏被砍雙足著《孫臏兵法》;司馬遷受宮刑成《史記》;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成為霸主;蒲松齡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終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自勉;唐僧取經(jīng)歷經(jīng)“八十一難”;毛主席經(jīng)歷過秋收起義、五次反圍剿,爬雪山、過草地,帶領(lǐng)全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勝利;_“三落三起”,推動改革開放,為國家繁榮富強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孟子的《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講,“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作為年輕干部,一定要堅定“困難面前有我,我面前沒困難”的思想,敢于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 二是人言不足畏。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講,憂讒畏譏,去國還鄉(xiāng),肯定滿目悵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憂民,處江湖憂君,進不憂,退不憂,肯定是快樂!曾國藩贈其弟曾國荃一首詩:“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意思是說,盡管左面掛滿了朝廷的褒獎狀,但不要因此自滿自傲;右邊放了毀謗、詆咒我們的文件,也不要生氣,人世間本來就像天秤一樣,這頭高了那頭低。只要效法“屠羊說”(出自《莊子》,講的是楚國一個賣羊肉的,在楚昭王失敗后他跟隨流亡外地,但在楚昭王大勝返國后,他卻拒絕賞賜)的精神與做法,樂觀豁達,淡然處之,榮譽也罷,誹謗也罷,不過是藍天上的一片浮云,一會兒就會被吹散,成為往事。干任何工作,如果意志上不堅定,聽到風吹草動,就瞻前顧后、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必然導致工作停擺不前。佛家講,雜念生就會百象生,當頭腦中有了一百個主意,就會把干事主義淹沒,最終一事無成。當心中只有干事主義,就會心靜如水,純凈心靈,不管是潮起潮落,陰晴圓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輕松自如地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三是完美不現(xiàn)實。歷史上有個著名的《君臣對》,講的是唐太宗和許敬宗。唐太宗問許敬宗:“朕觀群臣之中,惟卿最賢,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對曰:“春雨如膏,農(nóng)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恨其光輝。天地之大,人皆有嘆,何況臣乎!臣無肥羊美酒以調(diào)眾人之口;且是非不可聽,聽之不可說。君聽臣遭誅,父聽子遭戳,夫妻聽之離,朋友聽之別,鄉(xiāng)鄰聽之疏,親戚聽之絕。人生七尺軀,謹防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钡墼唬骸扒溲陨跎,朕當識之!睙o所不能的上天都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何況做人為官。胡適有句話叫,“對事要于無疑處有疑,對人要于有疑處無疑!毙睦硪】担灰嘁。因為有疑,項羽逐范增,曹操殺楊修,崇禎殺袁崇煥。人之處事,固不可以不思,而亦不可以過思。不想是“傻子”,但是想多了就是“瘋子”。朱熹曾言:“君子務(wù)窮理而貴果斷,不徒多思之為尚”,君子要有問題意識,要有準確把握切入點的智慧,更要有果斷行動的執(zhí)行力。追求完美只會讓人走進形式主義的怪圈,有智慧的行動家不會如此。追求完美主義就是空想主義,必然會導致形式主義,最后就是精神虛無、一事無成。干事不要追求所謂的完美,要長遠謀劃、全面思考、干好當下,貴在邁出“第一步”。 四是美言不亂腦!多u忌諷齊王納諫》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笨淠愕娜瞬皇怯H近你、害怕你,就是有求于你。作為年輕干部,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把美言當成口碑,不要把讒言當成親近,不要把挑撥當成戰(zhàn)友,否則會陷入美言的陷阱,自我陶醉、自高自大、自以為是,最終是害了自己。 六、要勤奮敬業(yè) 《警世賢文》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痹谧母魑唬际墙(jīng)過“十年寒窗苦”考上大學,高考前的勤奮,是大家“金榜題名”的關(guān)鍵。如果我們把提拔也作為一種“金榜題名”,那么“金榜題名”前的勤奮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天道酬官。《古今賢文》講,“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勤”;韓愈《進學解》講,“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長歌行》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祖逖“聞雞起舞勁倍道”,“莫讓年華付水流”,等等。這些詩句都告誡我們,干事業(yè)一定要勤奮。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的君王之一,每天睡眠不超過4小時,白天親政議政,夜晚批覽奏章,他批閱奏折達2萬2千余件,近1000萬字,是全部《資治通鑒》字數(shù)的三倍還多。周恩來總理每天只睡3、4個小時,他在《一生之計在于勤論》一篇文章中寫道,“人之一生求學,惟青年為最大之時期。基礎(chǔ)立于此日,發(fā)達俟乎將來。”屈原《離騷》中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年輕干部,天道酬勤、天道酬政、天道也酬官。 二是量變才能質(zhì)變!秳駥W》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彼抉R遷編《史記》用了18年,司馬光著《資治通鑒》用了19年,李時珍作《本草綱目》用了27年,曹雪芹寫《紅樓夢》用了10年。曾國藩一生勤奮好學,以“勤”、“恒”兩字激勵自己,給自己定了“十二條規(guī)矩”,每天堅持。當官也需要積累,要積學成官、積事成官、積能成官、積德成官,經(jīng)歷大浪淘沙,方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知識是學出來的,事業(yè)是干出來的,官位是積累出來的。 三是舉重若輕。舉重若輕就是干事瀟灑。什么是瀟灑?就是謀篇布局錯落有致,領(lǐng)導藝術(shù)運用自如,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左右逢源,面對困難勝似閑庭信步。蘇軾在《赤壁懷古》中講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一種瀟灑。瀟灑來自自信、來自積累、來自境界,如果沒有豐富知識、政治定力、胸有成竹,瀟灑的起來嗎?現(xiàn)在有的人對“瀟灑”存在一個誤區(qū),認為吃、喝、玩、不干事是“瀟灑”,實際上是說這個人糊涂愚鈍。如果一葉障目,自私狹隘,把小問題看大,把自己得失看得太重,不可能輕松瀟灑。 七、要開拓進取 _總書記在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講,“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正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xiàn)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們。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_,理應走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前列! 一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胡適講,“大膽假設(shè),小心求證!本褪钦f要敢于打破舊有觀念,掙破舊有思想,嚴謹求實,解決問題。我們陽光政治內(nèi)容就是一種與時俱進,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展望的是未來,總結(jié)的是過去,干好的是今天。年輕干部是干部隊伍中最富活力、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_,接受的是新知識,面臨的是新問題,拿出的是新辦法,創(chuàng)造的是新業(yè)績。一定要有一種王安石提出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魄力,敢闖、敢拼、敢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 ……(未完,全文共14293字,當前只顯示516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的輔導講話) 上一篇:建筑企業(yè)黨風廉政建設(shè)形勢專題分析會報告 下一篇:在2024年縣政協(xi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相關(guān)欄目:五一和五四節(jié)日專題 干部 公務(wù)員 組工 組織講話 黨會報告 培訓 黨課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