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以12315信息化網絡建設為基礎不斷提升數據綜合運用水平 |
以12315信息化網絡建設為基礎不斷提升數據綜合運用水平 近年來,重慶市工商局認真貫徹落實總局工作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fā)揚敢為、能為、有為的“三為”精神,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12315網絡建設,切實提高12315數據質量、處理、分析、運用、共享和管理的水平,提升消費_行政效能,消費_實現(xiàn)新突破。我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12315信息化網絡建設,確保數據質量準確全面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消費_工作的需要,我局進一步夯實了12315投訴舉報的信息化網絡基礎。一是優(yōu)化了網絡。進一步實施了12315專線電話和網絡接入線路的擴容改造,形成上聯(lián)總局,下通44個區(qū)縣局、415個工商所四級貫通、全面覆蓋的12315投訴舉報信息化網絡。二是完善了數據指標。根據總局最新數據標準,增添完善了12315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平臺數據項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61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三、引用“大數據”的觀念,確保數據分析科學可行 一是注重數據的“顆;惫芾怼<訌姌I(yè)務指導,細化12315系統(tǒng)數據規(guī)范,及時更新新型消費類別,增補備注內容,使數據項目更加精準。從2011年開始,我局每年編寫《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藍皮書),對全市消費_工作進行總結梳理,分析消費需求的新特點和消費_工作新變化,對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對下一步工作進行謀劃,為決策提供參考。二是注重數據的“開放性”管理。節(jié)假日定時向媒體發(fā)布12315受理熱點情況分析,客觀公正發(fā)布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結果,針對新型消費領域和消費方式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發(fā)布消費警示,為消費者理性消費提供指引。 四、通過定期分析發(fā)現(xiàn)案源線索,確保數據運用精準有效 我局有效建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信息_庫,利用12315平臺中“質量先驗信息”,進行定期分析,作出質量抽檢安排,對社會反映強烈、消費者訴求集中以及多次監(jiān)管執(zhí)法中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商品,組織開展跨區(qū)域溯源抽檢,提高不合格商品的檢出率,及時查處經銷不合格商品行為,有效防控商品質量安全隱患,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2013年,我局對重點商品批發(fā)、倉儲、物流配送環(huán)節(jié)實施針對性質量抽檢,共抽檢商品1811組,發(fā)現(xiàn)不合格商品858組,涉及貨值9000多萬元。 案例一:我局發(fā)現(xiàn)近兩年以來,重慶電視臺時尚購物頻道平均每兩天就被消費者投訴舉報1次,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是該公司經銷的家用電子電器常出現(xiàn)故障、紡織產品容易掉色、贈品質量較差、售后服務推諉敷衍等。我局針對該購物頻道經銷的商品進行了專項抽檢,共抽檢家用電子電器15組,其中不合格9組、不合格率高達60.0%;抽檢紡織產品13組,其中不合格3組、不合格率為23.1%。經初步統(tǒng)計,不合格商品貨值金額達611.02萬元。 案列二:針對手機類消費者投訴舉報量連年高居不下的現(xiàn)實情況,我局強化源頭治理,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代號為“春雷”的手機質量專項抽檢行動,共抽檢全市11家手機國代商、省代商經銷的17個品牌的手機,涉及42個規(guī)格型號,樣品所代表的手機總量達186310臺,金額為11226.3萬元。經檢測有17個品牌的32個規(guī)格型號手機不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被判定為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76.2%,不合格手機貨值金額達7117.8萬元。 五、注重數據的跨平臺運用,確保數據共享深度廣度 按照“寬進嚴管”的要求,拓展數據運用的范圍和領域。一是將數據利用納入信用監(jiān)管。研究制定《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和侵害消費者利益的企業(yè)黑名單制度》,對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數據進行梳理分析,將惡性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屢教不改的、情節(jié)嚴重的市場主體納入信用黑名單,與信用掛鉤。二是在各種評選評優(yōu)中活動中參考12315案件查處情況。三是以12315投訴舉報記錄為基礎,開展企業(yè)行政約談和其他領域專 ……(未完,全文共2662字,當前只顯示160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以12315信息化網絡建設為基礎不斷提升數據綜合運用水平) 上一篇:科學施教 合理減負 下一篇:一張《12315申訴舉報單》的獨白 相關欄目:工商 其他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專題 信息 通信 建筑 綜治 綜合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