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清華園學習有感(3篇) |
清 華 園 學 習 有 感 小學部 “清華”是多少嚶嚶學子學海無涯苦作舟,夢寐以求的夢想。我雖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但從來不敢奢望成為清華人,2015年終將成為不平凡的一年,2015年1月24日至26日,在校領導的精心安排下,我終于有幸參加在清華大學舉辦的“教育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管理高級研修班”學習,成為地道的清華人,這也算是圓了我的清華夢吧 ! 我非常珍視這次學習的機會,雖然家里的事情繁多:愛人在外地工作,家中有一個高考的女兒要關注,有近八十的老母要照顧,但是,我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完成了三天的清華校園培訓學習。這三天的學習收獲頗豐,感慨萬千,下面我就簡單的做個回顧: 1、感受“學生”時代的班級生活,倍感親切與溫馨。 回憶我的學生時代,那應該是30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我又回到了課堂,當了三天的“學生”,帶上清華學子的;,有機會聆聽講臺上老師的諄諄教誨,我覺得無比的幸福與自豪。清晨,在班長的帶領下,教室里傳出了朗朗誦讀聲,課間“同學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拋開家庭、學校里的繁雜瑣事,海闊天空,談笑風生。隨著小蘋果歡快的樂曲,有些同學扭動起自己的腰肢,翩翩起舞……那種九圍了的天真又回來了。多么難忘的三天學生時代。 2、6位專家教授的專題講座,讓我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89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1970年清華大學畢業(yè)留校,一年后患上了嚴重抑郁癥,在昏暗的實驗大廳里,三次上吊未遂,摔得頭破血流,往嘴里塞沙子,將頭往水泥墻上撞,往嘴里倒?jié)饬蛩?.……當時25歲。 10年后他活得陽光,活得健康,活得幸福!這些源于一本激勵人生斗志的書《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這本書的核心部分是10卷羊皮卷。秘笈是兩句話“我們的行為受到品味、情感、偏見、欲望、愛、恐懼、環(huán)境和習慣的影響,其中最厲害的就是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 一, 性格由先天的天性與后天的習慣組成。習慣絕不能狹義的理解為早晨刷牙,飯前洗手等,而是一種廣義的,對我們?nèi)松兄卮笠饬x的習慣。性格決定命運,“性相近,習相遠”。性,指人出生以前的天性;習,指出生以后的習性,也即習慣。改變天性難度很大,習慣則容易改變和把握。 二、養(yǎng)成人生第一個大習慣:選擇陽光。每個人都有缺點,也都有優(yōu)點;如果缺點代表陰霾,那優(yōu)點就代表陽光。如此一來選擇陽光就極其重要,使它變成一種習慣,我們內(nèi)心就不是陰雨綿綿,而是陽光燦爛,我們就可以變自卑為自信。 三、培養(yǎng)習慣是培養(yǎng)毅力的最佳途徑。如果把習慣作為我們修煉自己的重大目標,那么毅力就是實現(xiàn)優(yōu)秀習慣最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了。其實毅力也是一種習慣,頑強毅力都來自頑強習慣,一旦成了習慣,你一定會堅持;不堅持你會難受你會若有所失。做壞事也如此,吸煙、酗酒、網(wǎng)癮不也都是習慣嗎,習以為常嗎!毅力和習慣相輔相成,而習慣的培養(yǎng)更具體、更容易、更富有可操作性。 四、計劃并執(zhí)行一個“習慣配方”。李開復年輕時就是志向遠大的人,但演講能力卻是他的短板,他反復思考精心為自己設計了“習慣配方”:每月必須設法演講兩場,每次演講必帶一個熟人,讓他毫無保留的指出優(yōu)缺點,每次演講前必須預演三次。堅持幾年后,大家驚嘆他是“天生的演說家”。培養(yǎng)習慣必須付之于行動,學習、工作、健康、心態(tài)...各方面都養(yǎng)成優(yōu)秀習慣。人之習猶如家之規(guī)、國之法、天之道。家有家規(guī)、國有國法、天有天道,人就該有“人習”,也即是管理自己也應該有個體系——習慣。 五、記一份“一分鐘傻瓜日記”。我們下決心要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成敗關鍵在于“前三關”——前三天,前三周,前三月。最要咬牙堅持的是前三天,養(yǎng)成關鍵是前三周,鞏固需要前三個月,越到后面越輕松快樂。我的很簡捷很有效的培養(yǎng)方法——“一分鐘傻瓜日記”:第一行年月日等,第二行寫一個“習”后面一杠,然后記你每天要提醒的習慣了,一兩個字代表即可。比如“習——早6仰2”早6 必須6點起床,仰2練2個仰臥起坐。習慣必須從量化開始,量化和不量化大不一樣。一量化你就會特別認真,就有了目標,一定非實現(xiàn)不可,這樣習慣就很容易被養(yǎng)成。以后,我再培養(yǎng)學生習慣的時候,完全可以用傻瓜日記啊。 聽了周教授的講座,我慶幸自己所做的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也會提高認識,繼續(xù)實踐下去。 什么樣的老師受學生歡迎 2015年1月24-26日,我校一行50多人,走進了清華大學,研修教育管理。三天的學習,我收獲頗豐,現(xiàn)小結(jié)如下: 一、感受到清華大學“行勝于言”的校風 從神圣的佩戴;盏拈_班儀式,到令人永久難忘的結(jié)業(yè)典禮;從每天早晨的晨誦、午操的安排,到每節(jié)課前簡介,課后分享的設置;從每位教授早早來到課堂,到每節(jié)課的精彩紛呈;從劉艷萍主任始終微笑相迎的面龐、班主任許迪老師細致入微的管理,到劉娟主任結(jié)業(yè)式上語重心長的發(fā)言。都讓我領略清華大學“追求卓越“的精神,感受到清華大學“行勝于言”的校風。 二、感悟到什么樣的老師受學生歡迎 重新做了3天的學生,每天上、下午各3個小時聽講座,深刻的感悟到教師只有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受到學生的喜歡 1、教師全身心投入 第一個給我們講座的是年近7旬的周士淵教授。他曾是天之驕子,作為一個四個姐姐后的男孩,他學習優(yōu) ……(未完,全文共4186字,當前只顯示232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清華園學習有感(3篇)) 上一篇:向縣人大關于全縣安全生產(chǎn)工作情況匯報 下一篇:聽周士淵教授講座的感想 相關欄目:學習體會 學習材料 讀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