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淺談指導高年級仿寫的有效策略 | ||
淺談指導高年級仿寫的有效策略 【摘要】仿寫, 依樣畫葫蘆。雖然顯得笨拙,但能降低寫作難度,使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不失為好辦法。作為一名高年級的小學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了語文教學的隨文仿寫,本文就結(jié)合五、六年級教材,對教材進行分析,同時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探究,在教材中適當插入一些仿寫。通過兩年的實踐探究,學生確實受益非淺,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對作文產(chǎn)生了興趣。 【關(guān)鍵詞】 仿寫 它山之石 文章干柴 語言之網(wǎng) 描繪潤色 輕輕地打開充滿墨香的語文書,靜靜地聆聽書中的智慧之聲——書中有純美情懷的流淌,有詩意盎然的表達,書中有靈動的語言,有豐富的人文元素,如一泓清泉,瀲滟生輝。經(jīng)典是美麗的,可總是靜靜地稱之為“文本”,這需要我們帶領(lǐng)孩子去喚醒它,激活它,擁抱它,讓它活在孩子們的生命里。如何激活和喚醒呢?方法固然很多,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重視仿寫訓練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一、巧借“它山之石”,追溯“源頭活水” 作文中的“copy”,即仿寫——就是照樣子寫,即以一篇文章或一個片段為范文來進行閱讀分析,從中學到一些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人從兒童時就有模仿的天性,他們因模仿而獲得了最初的知識,模仿就是學習!焙ⅰ ǹ煳木W(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92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其次,我會注重在課外閱讀廣闊的天地中積累語言。俗語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只限于課本,課堂教學還遠遠不夠。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指導學生多多的積累生活素材,養(yǎng)成每天堅持讀書、看報,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讓讀書成為班級中學生崇尚的一種“時尚”,相信有了如此豐富的素材和詞匯,學生的筆下定能“妙筆生花”。 每當課內(nèi)外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描寫生動細膩的語句或含有豐富哲理的哲理句和千年傳誦的名言警句等等,我會要求他們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當學生興致勃勃地把摘抄本放在我眼前時,我也被其中的優(yōu)美詞句吸引了!八鉃囦偾绶胶,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薄坝曛腥ピL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也都是綠的!薄瓋赡晗聛,大部分同學都有了自己的“資料庫”,積極地運用自己積累的豐富詞句,這對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有極大地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們主動喜歡上了積累。從內(nèi)心深處視積累本為“珍寶”。 三、巧借“語言之網(wǎng)”,學會 “撒網(wǎng)打魚” “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如何“撒網(wǎng)”、“打魚”才是最重要的。閱讀了很多好作文,總感到別人的構(gòu)思新、結(jié)構(gòu)巧、觀點也與眾不同。何不給人家借過來呢?但“借”不是“偷”,不能照搬照抄,讓學生明白:別人好的立意和材料就是你的網(wǎng),你要拿著它們,選擇不同的角度,當然是適合每個人自己的角度,去“撒”(寫)。選擇好自己的立足點和范圍,而且是用心去“撒網(wǎng)”,融進自己的眼光和技巧,才能寫成有自己個性的文章。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銳眼,我常常抓住課文中的“語言之網(wǎng)”,使學生學會用簡單的句式,凝練的語言,表達厚重的思想。當《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中,我們遇到最后一段:“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隨地想去就去的故地。”將書喻為朋友、故地,這些美好親切的事物,顯得活潑而形象,簡單而深刻,生動地表達了閱讀帶給人豐碩收獲和精神享受。待學生明白寫法后,教師可趁熱打鐵,進行仿寫訓練。不少學生妙語連珠,娓娓道來:“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清晨的一縷陽光,也是天邊七彩的朝霞;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艘非凡戰(zhàn)艦,也是一匹神奇的駿馬;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部古老的電影,也是一闋歡快、跳躍的樂章;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塊無比甜美的水果糖,也是一棵綴滿碩果的奇異樹……而接下來的課文《珍珠鳥》里也出現(xiàn)了這樣的句子:“信賴往往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境界。”此時,孩子們已心領(lǐng)神會,他們聯(lián)系課文,結(jié)合生活實際,也筆尖兒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當我們與作家林海音的《竊讀記》相遇,第一自然段有這么一句話:“ 轉(zhuǎn)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到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_,我放慢了腳步!边@句話多有意思,連用五個動詞,向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放學后,急匆匆趕往書店的我……引導學生一次次誦讀,在朗讀中讓學生感受短句的魅力,在朗讀中領(lǐng)會連動的跳躍美。時機成熟后,趁熱打鐵,我引導孩子們仿照它的樣子,可以寫寫放學后,你往家趕,或者由于某種原因往學校、教室、車站、商店、田野……趕的場景,在范例面前,大多數(shù)學生,都寫得得心應手。 兩年來,抓住巧妙契機,這樣的仿寫訓練,讓學生通過“仿作”,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表達方法,形成寫作能力。以經(jīng)典文章的立意、構(gòu)思、布局謀篇或表現(xiàn)手法為范文,仿照其寫法來練習寫作的一種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課本里的每一篇課文都當成“習作例文”去研究、去賞析,完成“積累——消化——模仿——提高”的知識技能轉(zhuǎn)化過程,從中挖掘文章寫法的獨到之處,這樣長期不斷的積累,定會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來。 四、巧借“情感色彩”,借鑒 “描繪潤色” 大凡好文章一定有很好的語言風格,我們常常苦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很多想法不能用生動、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羨慕別人豐富的詞 ……(未完,全文共4333字,當前只顯示240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淺談指導高年級仿寫的有效策略) 上一篇:小班化教學下多元化的作文評價策略初探 下一篇:對低段語文教學中的童話繪本閱讀的一點思考 相關(guān)欄目:綜合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