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小班娃娃家的材料投放與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研究 | ||
小班娃娃家的材料投放與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研究 【摘要】“娃娃家”是最受小班幼兒歡迎的自主性游戲之一。適宜、有效、科學地提供游戲材料對幼兒游戲活動的更新和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1]。游戲過程為教師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貼近幼兒生活環(huán)境的各種情境,讓幼兒在_的角色扮演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由此可見“娃娃家”中材料的投放就顯得尤為重要。創(chuàng)設“娃娃家”應有相應的原則,不同的材料對幼兒會產生不同影響,同時相同的材料對不同的幼兒也會產生不同影響。筆者的探究活動以本園小班隨機抽取的五個班級為例,觀察投放不同材料的娃娃家幼兒的游戲行為有什么差異,通過記錄、比較分析相關記錄下來的文字材料與相關問卷調查得出的數據來探究材料投放與幼兒游戲行為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小班娃娃家 材料投放 游戲行為 問題提出 對于娃娃家的材料投放對幼兒游戲行為的影響的研究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2010年的《中長期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與教育相適應的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幼兒在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F今在幼兒園教學中,區(qū)角活動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徑。而其中的“娃娃家”是經久不衰的典型角色區(qū)游戲。身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一線教師,應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學前教育改革的號召,盡己所能,對幼兒教育展開觀察研究。 在起筆?si畚那埃收咚鴨斯諭獾南喙刈柿蝦托畔ⅰ?br>“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在“娃娃家的創(chuàng)設和指導方面”做過研究,通過大量的實例分析出相對有效的娃娃家材料投放方案;互聯網資料顯示,國內多數幼兒園對于娃娃家這一區(qū)角活動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18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以家長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結果整理 表格 4 小班幼兒在家中進行娃娃家活動的頻率 選項 性別 較高 一般 較低 無 男 27(54%) 12(24%) 9(18%) 2(4%) 女 36(72%) 8(16%) 3(6%) 3(6%) 分析:現在城市里的大多數家庭還是很重視家庭教育的,大多數家長都會在家里開展娃娃家活動。相比較而言女孩子更頻繁一些。(這里提及的“幼兒在家中進行娃娃家活動”指的是家庭里是否具備相應的玩具,幼兒是否會進行類似幼兒園中的娃娃家活動) 表格 5 小班幼兒更傾向帶何種材質的玩具到幼兒園 選項 性別 塑料 毛絨 電動 其他 男 20(40%) 5(10%) 22(44%) 3(6%) 女 6(12%) 34(68%) 5(10%) 5(10%) 分析:關于此問題的統(tǒng)計結果與表2中對應問題的統(tǒng)計結果契合度很高,從理論層面分析,出于幼兒的分享心理,他們更喜歡哪類玩具就會將其帶到幼兒園與小伙伴分享。 表格 6 從家長角度觀察孩子在娃娃家活動哪項能力發(fā)展更快 選項 性別 認知和適應 自理能力 動手能力 自我評價 男 14(28%) 7(14%) 23(46%) 6(12%) 女 10(20%) 15(30%) 20(40%) 5(10%) 分析:根據統(tǒng)計結果分析,家長認為在幼兒園中開展娃娃家活動對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都起到促進作用。男孩子偏向認知和適應能力,女孩子偏向自理能力,但差異性并不是非常明顯。男女生共同促進較明顯的是動手能力。 表格 7 娃娃家活動對緩解孩子入園焦慮的作用 選項 性別 顯著 一般 較少 基本沒有 男 37(74%) 10(20%) 2(4%) 1(2%) 女 42(84%) 6(12%) 2(4%) 0(0%) 分析:小班幼兒在剛入園的一個月甚至數月內會存在較嚴重的入園焦慮,從統(tǒng)計結果中分析,總體來看娃娃家對于緩解小班幼兒入園焦慮的作用很明顯,證明娃娃家在小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以教師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結果整理 表格 8 幼兒在娃娃家活動中的參與水平 選項 高 一般 較少 基本沒有 教師選擇 10(66.6%) 3(20%) 1(6.7%) 1(6.7%) 分析:在小班娃娃家中幼兒的參與度總體較高,但是在與教師的訪談中發(fā)現存在例如家庭依賴度高、入園焦慮嚴重的因素影響,有部分幼兒積極性不高,表明個體差異比較明顯。 表格 9 娃娃家裝扮成家居構造中的哪一區(qū)塊 選項 廚房 客廳 臥室 其他 教師選擇 6(40%) 3(20%) 5(33.3%) 1(6.7%) 分析:在家居構造的娃娃家中,教師的選擇取向基本均分,其中廚房更突出一些,看來廚房中的操作等一系列活動更有利于促進幼兒發(fā)展也更受小朋友歡迎。同時與表格1中的統(tǒng)計結果做對比,廚房也是幼兒最喜愛的場景之一,但是表格1中的結果顯示,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喜歡廚房,男孩子的喜好比較均衡,這與幼兒園內普遍是女教師有關,布置娃娃家?guī)е饔^色彩。 表格 10 娃娃家最能促進幼兒哪方面發(fā)展 選項 認知和適應 動手能力 自理能力 自我評價 其他 教師選擇 3(20%) 3(20%) 5(33.3%) 2(13.3%) 2(13.3%) 分析:從這項結果分析,與表格6做對比,結果基本一致,娃娃家在促進幼兒認知和適應能力以及自理能力的發(fā)展上作用較明顯,但是以家長為對象的調查中分出了幼兒性別,以教師為對象的調查中并未區(qū)分性別,因此統(tǒng)計結果的可比性較弱。總體來說,娃娃家在幼兒各方面能力發(fā)展都有促進作用,這更凸顯了娃娃家在小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表格 11 娃娃家里投放的材料來源 選項 幼兒自帶 教師手工制作 幼兒自制 購買的教玩具 教師選擇 2(13.3%) 7(46.7%) 1(6.7%) 5(33.3%) 分析:由表可知,小班的娃娃家中近一半的材料由教師制作,這體現出教師了解幼兒需求的特點,購買的教玩具居次位,根據需求購買相關材料也是重要的選擇。 開放性問題: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哪些材質能具備耐久性與教學實用美觀性? (關鍵詞:自制、不織布、塑料模型、質地較好的塑料、木質、布藝、泡沫、各種材質的紙張) 小結: 玩具和材料影響著幼兒的游戲行為。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教師在實施角色游戲時應該更多提供形象化的玩具,全逼真游戲材料投放方式更有利于促進其游戲行為的發(fā)展[2],這些與實物相仿的玩具能直接引發(fā)幼兒對現實生活的記憶和聯想,誘發(fā)幼兒在游戲中模仿生活,再現生活,積累生活經驗。而隨著幼兒的年齡增長,可以逐漸增加半成品與無固定結構的材料,以適合幼兒不斷提高的游戲水平的需要。 在材料利用方面需要遵循“選擇合理化、布局合理化、利用合理化”的原則,從幼兒的需求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教玩具。 ……(未完,全文共6409字,當前只顯示308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小班娃娃家的材料投放與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研究) 上一篇:學齡前幼兒父性親子閱讀現狀淺析 下一篇:美術工作坊——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的新路徑 相關欄目:模范 剖析整改 學習材料 申報材料 教育 幼兒園 大學生 調研報告 綜合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