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法院關于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審判情況的調研報告 |
法院關于近年來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審判情況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全國毒品案件數量逐漸增多、大案頻發(fā),毒品犯罪已經引起全國各地法院的高度重視。白色瘟役的蔓延,不但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而且容易誘發(fā)各種犯罪。及時總結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審理經驗,深入我縣毒品犯罪現狀,剖析犯罪成因及審理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控對策,對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有效遏制毒品的蔓延起著重要作用。我院根據近幾年來審理毒品犯罪案件的情況,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通過司法統計、案卷調閱等方式對我院近5年來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本調研報告,以期為進一步加強毒品案件的審判,打擊毒品犯罪提供參考。 一、基本情況 表一:2007年以來我院院審理毒品案件情況統計表 年度 審結毒品案件數(件) 審結刑事案件數 毒品案件占刑事案件比例 2007年 2 215 0.93% 2008年 3 257 1.17% 2009年 6 267 2.25% 2010年 4 236 1.69% 2011年 1 208 0.48% (1-9月) 合計 16 1183 1.35% 表二:2007年以來我院審理毒品案件案犯人數情況統計表 年度 毒品案犯人數 刑事案犯人數 毒品案犯比例 2007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37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2008年 3 0 0 2 66.7% 1 33.3% 2009年 12 6 50% 2 16.7% 4 33.3% 2010年 8 3 37.5% 2 25% 3 37.5% 2011年 1 1 100% 0 0 0 0 (1-9月) 合計 26 10 38.5% 6 23% 10 38.5% 從我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的情況看,我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在2007年-2009年期間,我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增加明顯,犯罪人數和涉案毒品數量都有明顯增加,案件全部集中在販賣毒品案件上。但是所占百分比例依舊不是很大。但是這并不表示毒情不嚴重。畢竟我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數量和人數都有增多,這同樣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我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的特點 從我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分析,我縣毒品犯罪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毒品案件總量大幅上升。我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中新型毒品以冰毒和k粉為代表,毒品違法犯罪呈現零星販毒突出與大案增多并存的雙向增長之勢。一方面,將大量毒品分成小包后再進行轉手交易的零星販毒案件突出,以販養(yǎng)吸,坐地販毒的案件占絕大多數。由于零星販毒目標小且便于攜帶,不易引起注意和懷疑,迅速交易后容易逃避罪責,這種販毒方式越來越猖獗。另一方面,隨著制毒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毒品消費市場需求的增大,犯罪分子在高額利益的驅動下,開始大膽實施大案,并且涉案人員、毒品數量越來越多。2007年-2008年期間,我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都是一個被告人,涉及的人數也不多。2009年-2010年審理的毒品犯罪多是涉及多個被告人,而且毒品數量多、涉及人數廣、很多毒品數量無法統計。大部分都是多人多次販毒。 二是毒品販運主要線路明晰,販毒重點區(qū)域集中。從我院審理的毒品案件情況看,信豐地區(qū)的毒品主要來源于廣東省,以廣州居多。毒品犯罪活動主要集中在縣城及其周邊鄉(xiāng)鎮(zhèn)。 三是毒品犯罪手段隱蔽性大大增強,交易方式多變。近年來,隨著對毒品犯罪打擊力度的加大,犯罪分子反偵查能力不斷提高。(1)毒販身份隱蔽,F階段毒品犯罪中,犯罪分子大多利用現代化通訊工具進行聯系交易。部分毒品犯罪骨干成員均有兩部以上移動電話,并且使用移動、聯通、電信IC卡等多個、多種卡號,不定期更換、交替使用。在通話內容上用語隱蔽,使用行話、黑話。上游毒販往往行蹤詭秘、居無定所,交易時人貨分離,抓現行十分困難。(2)交易方式流動化。他們租用車輛,選擇將毒品放在某地地方,例如獅子嘴里,然后由買主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交易,買賣雙方互不相見。(3)交易地點多元化。由于公安機關加大了對公共娛樂場所的管理和整治力度,販、吸毒人員將交易場所向茶社、私人會所、棋牌室、高檔賓館轉移,出現了為防止公安查處而在家中和租住處、賓館吸食毒品現象,增加了防范毒品的難度。 四是毒品犯罪參與人員多元化,毒品犯罪團伙化。從統計結果來看,販毒人員和犯罪方式總體呈現如下特點:⑴販毒者以中青年居多。從近年來我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看,20歲以下的被告人3人,占涉毒案件人數的11.54%;20-30歲的被告人20人,占涉毒案件人數的76.92%;30-40歲的被告人3人,占涉毒案件人數的11.54%。其中以小學文化和初中文化比例較高,且大部分為無業(yè)人員,其中也有一起案件中涉及事業(yè)單位人員吸毒;性別結構以男性為主,我院近年來審理的涉毒案件被告人中只有一個女性,并且是從犯。 五是毒品犯罪造成的危害不斷擴大。毒品犯罪的危害性,比一般犯罪的危害更嚴重,危害持續(xù)時間更久遠。⑴毒品犯罪致使家庭破裂。毒品犯罪極易導致道德泯滅,不顧念親情,拋棄社會責任,因吸毒、販毒導致家破人亡的案例十分普遍。⑵毒品犯罪引發(fā)多種犯罪行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高額吸毒消費,使吸食者傾家蕩產,然后走向犯罪,最常見的是“以盜養(yǎng)吸、以販養(yǎng)吸、以搶養(yǎng)吸、以娼養(yǎng)吸”。 ⑶毒品再犯案件增多。毒品犯罪具有自我發(fā)展、無限復制的能量。一般人沾染毒癮后很難根本戒掉,因毒品犯罪獲罪的人員,因接觸人群雜亂,極易接觸到涉毒人員,在巨大利潤的吸引下往往會重操舊業(yè),且因具有反偵查意識,極易成為上家,進行大宗毒品販賣。 三、毒品犯罪成因分析 一是毒品具有成癮性。毒品的成癮性亦稱毒品依賴,人吸毒成癮后無一幸免的會對毒品產生雙重依賴。其一為身體依賴,當毒品被停用后,就會發(fā)生撤藥綜合癥狀,出現生理功能紊亂,其痛苦令人難以忍受;其二為心理依賴,吸毒使吸毒者產生快感,誘導吸毒者產生再次吸毒的強烈愿望,以滿足快感而避免難以忍受的痛苦。 二是毒品販賣具有巨額利潤。毒品交易的巨額暴利,致使許多人愿意鋌而走險。以冰毒為例,一公斤冰毒在廣東一帶的批發(fā)價大約20萬元人民幣,販運至江西每公斤就升至35—36萬余元人民幣,信豐的毒販增加底粉并包裝后,零星販賣最高達到1000元每克,折合一公斤100余萬元,毒品在流轉中利潤翻了幾翻,其暴利可見一斑。 三是龐大的毒品消費市場是重要誘因。按經濟學觀點,一個商品得以生存和發(fā)展,市場的供需是至關重要的一對關系。市場的需求不僅是商品生存的條件,而且是刺激商品發(fā)展的內在活力。毒品消費與毒品制造、販賣之間,同樣存在這樣的互動關系。根據案件審理情況看,毒品販賣與毒品消費是一對孿生姐妹,毒品生產刺激和供應了毒品消費,毒品消費又強化了毒品生產,在數量上他們形成正相關關系。每個毒販身邊都粘附有幾十個吸毒者,吸毒者養(yǎng)活了毒販,毒販又給吸毒者毒品來源提供了物質基礎,形成了供銷互動的惡性循環(huán)。同時,吸毒人數劇增,牽動和誘發(fā)相關犯罪的增加,成為現時期信豐刑事犯罪的一大動因。更為重要的是,吸毒人數還在逐年增加。不少吸毒者為?si閎找嬖黽擁畝咀市棖,磦蝤参託杞制贩毒品之中,“以焚M背晌L。同时,动d肺S瀉屠┐笞約旱畝酒肥諧》荻睿酶髦質侄斡掌揮蟹辣感睦碚吆禿悶嬲擼乇鶚喬嗌倌晡境神。链撯,由釉溇品的成瘾性,一些吸毒者哉r恐平?……(未完,全文共7448字,當前只顯示358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法院關于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審判情況的調研報告) 上一篇:法院執(zhí)行難問題及其對策 下一篇:鎮(zhèn)黨委書記廉政集中教育心得體會 相關欄目:法院 政法武裝 工作總結 工作匯報 調研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