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人大常委會關于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測試題庫及答案 |
人大常委會關于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測試題庫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132小題) 1.( )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A.依法_ B.黨的領導 C.服務大局 D.以人為本 【答案】A 【解析】依法_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zhí)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2.我國法律規(guī)范體系有:憲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委規(guī)章、地方法規(guī)、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規(guī)章,浙江省人民政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是( )。 A.行政法規(guī) B.地方法規(guī) C.地方規(guī)章 D.自治條例 【答案】C 【解析】行政法規(guī)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并按《行政法規(guī)制定程序暫行條例》規(guī)定而制定的各類法規(guī)的總稱;地方性法規(guī)是指法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法定的權限,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和頒布的在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實施的規(guī)范性文件;自治條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本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的綜合性的規(guī)范性文件;地方規(guī)章是指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qū)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guī)所制定的規(guī)章。據此,C為正確答案。 3.(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當家作主 C.實現工農聯(lián)盟 D.無產階級掌握_ 【答案】B 【解析】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4.胡錦濤同志提出“堅持黨的事業(yè)至上、人民利益至上、( )”,是對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豐富和發(fā)展。 A.國家利益至上 B.民族利益至上 C.經濟發(fā)展至上 D.憲法法律至上 【答案】D 【解析】胡錦濤總書記08年12月25日,在同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代表和全國大法官、大檢察官座談時強調指出。 5.選項中均屬于法的規(guī)范作用的是( )。 A.告示、指引、保障 B.告示、指引、評價 C.告示、保障、評價 D.保障、指引、評價 【答案】B 【解析】法的規(guī)范作用包括告示、指引、評價、預測、教育和強制等,保障則屬于法的社會作用。 6.某地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fā)現,該省人民代表大會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定與國家某部委制定的規(guī)章規(guī)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在此情形下,根據我國《憲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種處理辦法是正確的?( ) A.由國務院決定在該地方適用部門規(guī)章 B.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在該地方是適用地方性法規(guī)還是適用部門規(guī)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加以決定 D.由國務院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guī),或者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在該地方適用部門規(guī)章 【答案】D 【解析】《立法法》第86條第l款第2項規(guī)定:地方性法規(guī)與部門規(guī)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guī)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guī)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guī)的規(guī)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guī)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據此,選D。 7.地方性法規(guī)是指( )。 A.全國人大為地方所制定的法規(guī) B.各級地方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規(guī) C.省級人大和較大的市的人大所制定的法規(guī) D.省級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規(guī) 【答案】C 【解析】地方性法規(guī),是指法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法定的權限。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和頒布的在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實施的規(guī)范性文件!读⒎ǚā返63條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qū)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省、自治區(qū)的地方性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報省、自治區(qū)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 8.在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法律所作的解釋,其效力( )。 A.與法律相同 B.小于法律 C.多數情況與法律相同 D.多數情況小于法律 【答案】A 【解析】《立法法》第47條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9.依據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限制人身_的行政處罰( )。 A.可以由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設定 B.可以由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設定 C.只能由法律設定 D.只能由行政法規(guī)設定 【答案】C 【解析】《立法法》第8條規(guī)定了lO個事項只能制定法律,其中第(五)項是“限制人身_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10.法律中蘊含的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是指( )。 A.統(tǒng)治階級中掌握領導權的集團的意志 B.統(tǒng)治階級的整體的意志 C.統(tǒng)治階級中主要領導人的意志 D.統(tǒng)治階級中每個成員意志的相加 【答案】B 【解析】法的本質可以歸結為兩方面:(1)法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2)法的內容是由統(tǒng)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作為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是“統(tǒng)治階級的整體的意志”。 11.從違法行為的構成要素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違法的關鍵因素是( )。 A.該行為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違法 B.該行為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 C.該行為由具有責任能力的主體作出 D.該行為侵犯了法律所保護的某種社會關系和社會利益 【答案】A 【解析】違法行為一般由以下五個要素構成:(1)以違反法律為前提;(2)是某種違反法律的作為或不作為;(3)侵犯了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4)一般有行為人的故意或過失;(5)行為人具有法定行為能力或法定責任能力。在這些構成要素中,違反法律即在法律上被確定為違法是前提和基礎,其他要素都是基于這一要素而存在的。如果不滿足這一要素,違法行為就不成其為“違法”行為。這也就是“法未禁止不為非”的原則。因此,選A。 12.法律解釋的方法大體包括( )。 A.文義解釋 歷史解釋 體系解釋 目的解釋 B.有權解釋 無權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4643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C.享有政治權利的人 D.年滿18歲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答案】B 【解析】《憲法》第33條第l款規(guī)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边x項B為正確答案。 30.在公民的法定權利和_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出版_ B.__ C.言論_ D.__ 【答案】C 【解析】言論是公民表達意愿、相互交流思想、傳播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工具。也是形成人民意志的基礎,所以言論_在公民的各項政治_中居于首要地位。 31.現行憲法規(guī)定,有權決定特赦的國家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_ D.國務院 【答案】B 【解析】《憲法》第67條第17項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十七)決定特赦;…!边x項B正確。 32.憲法修正案如何通過( )。 A.以全國人大會議出席的代表的三分之二 B.以全國人大會議的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 C.以全國人大會議的全體代表的過半數 D.以全國人大會議出席的代表的過半數 【答案】B 【解析】《憲法》第64條規(guī)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弊⒁猓x項A容易與B混淆,憲法的修改必須由全體代表的2/3多數通過。 33.根據現行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行使立法權的范圍包括( )。 A.制定基本法律 B.修改憲法部分條文 C.對基本法律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 D.解釋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 【答案】C 【解析】《憲法》第67條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边x項C表述最為準確。 34.現行憲法規(guī)定我國國務院的領導_是( )。 A.合議制領導_ B.總理負責制 C.部長會議制的集體領導_ D.委員會制 【答案】B 【解析】《憲法》第86條第2款規(guī)定:“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盉為正確答案。 35.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有權修改憲法的是(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C.國務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憲法》第64條第1款規(guī)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笨梢姂椃ǖ男薷臋鄬儆谌珖舜。 36.現行憲法規(guī)定,_行使職權,除代表國家接受外國使節(jié)外,都要根據( )。 A.全國人大決定 B.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C.國務院決定 D.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答案】D 【解析】《憲法》第80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發(fā)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宣布戰(zhàn)爭狀態(tài),發(fā)布動員令。”D為正確答案。 37.下列職權中的( )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A.決定全國總動員 B.決定特赦 C.決定設置新省 D.決定全國進入緊急狀態(tài) 【答案】C 【解析】依據《憲法》第62、67條的規(guī)定,A、B、D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C為正確答案。 38.現行憲法規(guī)定中國公民享有下列_中的( )。 A.居住_ B.遷徙_ C.罷工_ D.__ 【答案】D 【解析】《憲法》第35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_、_、_的_。”D為正確答案。 39.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_是( )。 A.民主集中制 B.集體領導與個人負責相結合 C.少數服從多數 D.行政首長負責制 【答案】D 【解析】《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62條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分別實行省長、自治區(qū)主席、市長、州長、縣長、區(qū)長、鄉(xiāng)長、鎮(zhèn)長負責制。省長、自治區(qū)主席、市長、州長、縣長、區(qū)長、鄉(xiāng)長、鎮(zhèn)長分別主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盌為正確答案。 40.自1982年憲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曾先后通過( )。 A.兩次憲法修正案 B.三次憲法修正案 C.四次憲法修正案 D.五次憲法修正案 【答案】C 【解析】我國自82年頒布憲法以來,于88年、93年、99年、2004年分別頒布了四部憲法修正案,C為正確答案。 41.現行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有權( )。 A.改變 B.撤銷 C.改變或撤銷 D.發(fā)揮重議 【答案】B 【解析】《憲法》第67條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 42.( )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使行_力、進行行政活動過程中,所遵循的法定方式和步驟。 A.行政程序 B.行政程序法 C.行政方式 D.行政制度 【答案】A 【解析】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有關行政程序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是行政程序的法律化、制度化,故選項B不正確。行政方式是行使行_力的方法和形式,排除C;D項顯然錯誤,A為答案。 43.在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 )。 A.可以申請復議 B.不得申請復議 C.法院判決后再申請復議 D.撤訴后再申請復議 【答案】B 【解析】《行政復議法》第16條第2款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边x項B為正確答案。 44.行政行為相對于民事行為和其他國家機關行為,不具有下述特征( )。 A.從屬法律性 B.裁量性 C.等價有償性 D.單方性 【答案】C 【解析】行政行為具有以下特征:(1)從屬法律性;行政行為是執(zhí)行法律的行為。(2)裁量性;行政行為具有_裁量的余地。(3)單方意志性;行政主體可以自行決定和直接實施行政行為,而無需與行政相對方協(xié)商或征得其同意。(4)效力先定性;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規(guī)定。(5)強制性: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實施的保障。等價有償性是民事法律中合同法律行為的特征。據此,應選C。 45.行政行為以受法律規(guī)范拘束程度為標準,分為羈束行政行為和( )。 A.要式行政行為 B.抽象行政行為 C._裁量行政行為 D.依職權行政行為 【答案】C 【解析】行政行為以受法律規(guī)范拘束的程度為標準,分為羈束行政行為和_裁量行政行為。羈束行政行為是指法律規(guī)范對其范圍,條件,標準,形式,程序等做了詳細、具體、明確規(guī)定的行政行為。_裁量行政行為是指法律規(guī)范僅對行為目的,行為范圍等做一些原則性規(guī)定,而具體的條件、標準、幅度、方式等留給行政機關自行選擇、決定的行政行為。 46.在行政訴訟中,對被訴訟具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的是( )。 A.原告 B.被告 C.誰主張誰舉證 D.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guī)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 47.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參照( )。 A.法律 B.行政法規(guī) C.地方性法規(guī) D.規(guī)章 【答案】D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53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命令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以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 48.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是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適當性 D.合法性與合理性 【答案】A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選項A正確。 49.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規(guī)章之間不一致的,應報請( )作出解釋或者裁決。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國務院 【答案】D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不一致的,以及國務院部、委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之間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選項D正確。 50.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行政賠償請求人請求行政賠償的時效為2年,是從( )之日起算。 A.行政機關作出侵權行為 B.受害人知道侵權行為 C.侵權行為被確認為違法 D.受害人知道有賠償請求權 【答案】C 【解析】《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1款規(guī)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 51.行政授權的依據是( )。 A.憲法、法律、法規(guī) B.法律、法規(guī) C.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 D.法律、行政法規(guī) 【答案】B 【解析】我國通常意義上的行政授權概念有其獨特的內涵,是指法律、法規(guī)將某項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職權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法定方式授予某個組織的法律行為。選項B正確。 52.復核、申訴期間對已經做出的人事處理決定( )。 A.停止執(zhí)行 B.不停止執(zhí)行 C.暫緩執(zhí)行 D.根據原處理機關意見決定是否執(zhí)行 【答案】B 【解析】《公務員法》第9l條規(guī)定:“原處理機關應當自接到復核申請書后的三十日內作出復核決定。受理公務員申訴的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人事處理的執(zhí)行!边x項B為正確答案。 53.根據《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 )內提起,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A.15日 B.30日 C.2個月 D.3個月 【答案】D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39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選項D為答案。 54.在行政復議中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 )內提出書面答復,并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A.15日 B.5日 C.7日 D.10日 【答案】D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43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原告!边x項D為正確答案。 55.行政行為一旦作出非依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變更,這是行政行為( )的要求。 A.確定力 B.拘束力 C.執(zhí)行力 D.公定力 【答案】A 【解析】行政行為的確定力是指已經生效的行政行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所具有的不受人改變的法律效力。選項A正確,應選。 56.行政機關在一般程序的行政處罰中調查或檢查時執(zhí)法人員不得少于( )。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答案】A 【解析】《行政處罰法》第37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zhí)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币虼诉x項A為正確答案。 57.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是( )。 A.賠禮道歉 B.恢復原狀 C.支付賠償金 D.返還財產 【答案】C 【解析】《國家賠償法》第25條規(guī)定:“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選項C為正確答案。 58.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形式有( )。 A.履行法定義務 B.接受行政處分 C.履行職務 D.停止執(zhí)行違法的行政行為 【答案】A 【解析】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承認錯誤,賠禮道歉;②接受行政處罰;③履行法定義務;③恢復原狀,返還財產;⑤賠償損失等。選項A正確。 59.行政復議機關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合法性與合理性 D.以上都不對 【答案】C 【解析】《行政復議法》第7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guī)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guī)定的審查申請…。”據此,行政復議不僅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而且部分審查行政行為的合理性。故選C。 60.行政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賠償請求人的申請之日起( )日內依法作出賠償決定,逾期不予賠償或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 )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A.2個月;3個月 B.3個月;2個月 C.30天;30天 D.2個月;30日 【答案】A 【解析】《國家賠償法》第13條規(guī)定:“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guī)定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笨梢,選項A為答案。 61.行政違法的主體是指( )。 A.行政主體 B.行政相對人 C.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D.公務員 【答案】A 【解析】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B項是行政行為所指向的對象,也是行政違法行為所侵害的對象,可以排除。選項D排除了行政機關作為違法主體的情況,不選。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既包括行政主體又包括行政相對人,范圍過大,不選。選項A為正確答案。 6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是( )。 A.行政處分 B.賠償損失 C.行政拘留 D.通報批評 【答案】C 【解析】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賠償損失;③行政處分等。C項為答案。 63.行政相對人對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被申請復議的主體是( )。 A.作出委托的行政機關 B.受委托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組織 C.受委托組織的主管行政機關 D.受委托組織的上級機關 【答案】A 【解析】《行政許可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jiān)督。并對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因此,選項A為正確答案。 64.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時,超出了法定的行為手段、方式的,屬于( )。 A.濫用職權 B.超越職權 C.顯失公正 D.明顯不當 【答案】B 【解析】A項指在權限范圍內不正當行使職權。選項C、D意義比較抽象,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判斷,排除C、D項。選項B為正確答案。 65.依據《行政法規(guī)制定程序暫行規(guī)定》的規(guī)定,行政法規(guī)的名稱有( )。 A.條例、規(guī)定、章程 B.條例、辦法、規(guī)章 C.規(guī)定、辦法、實施細則 D.條例、規(guī)定、辦法 【答案】D 【解析】《行政法規(guī)制定程序暫行規(guī)定》第3條規(guī)定:“行政法規(guī)的名稱為條例、規(guī)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規(guī)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guī)定稱‘規(guī)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guī)定稱‘辦法’!眹鴦赵焊鞑块T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guī)章不得稱‘條例’。 66.在行政訴訟中,對于行政機關顯失公平的行政處罰,人民法院可以( )。 A.判決撤銷 B.判決部分撤銷 C.判決變更 D.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答案】C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梢耘袥Q變更!边x項C正確。 67.下列各選項中屬于行為罰的處罰類型是( )。 A.行政拘留 B.勞動教養(yǎng) C.吊銷許可證、執(zhí)照 D.沒收非法財物 【答案】C 【解析】行為罰是行政處罰,也稱能力罰。包括責令停產停業(yè)、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zhí)照。 68.以下各項中可能成為行政主體的是( )。 A.被委托的組織 B.被委托的個人 C.被授權的組織 D.公務員 【答案】C 【解析】行政主體是指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國家行_力,并能獨立承受法律后果的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公務員所代表的形式管理職能獨立承擔責任的行政機關才是行政主體。排除D項。被委托的組織和個人不能獨立承擔責任,委托的組織才是行政主體。選項A、B錯誤。法律、法規(guī)所授權的組織,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國家權力,能獨立承受法律后果,符合行政主體的要件。選項C為正確答案。 69.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對行政規(guī)章的適用原則是( )。 A.根據 B.依據 C.參照 D.不予適用 【答案】C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53條第1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命令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以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可知,應選C項。 70.獨立行使行政案件審判權的是( )。 A.行政審判庭 B.合議室 C.人民法院 D.審判委員會 【答案】C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3條第1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71.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申請人( )。 A.應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B.應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C.應向該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D.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或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復議 【答案】D 【解析】《行政復議法》第12條第1款規(guī)定:“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盌項為正確答案。 72.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 )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的除外。 A.90 B.60 C.30 D.15 【答案】B 【解析】《行政復議法》第9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73.下列關于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認識錯誤的是( )。 A.行為主體是行政主體 B.存在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行為 C.存在承擔行政責任的法律依據 D.主觀有過錯 【答案】A 【解析】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1.存在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行為;2.存在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3.主觀方面是否要求有過錯依法律具體規(guī)定。選項A為答案。 74.下列屬于行政處罰行為的是( )。 A.查封、扣押 B.執(zhí)行罰 C.行政沒收 D.行政管理關系 【答案】C 【解析】執(zhí)行罰是行政強制。義務人不履行法定義務,而該義務又不能由他人代為履行,有執(zhí)行權的機關可通過使不 ……(未完,全文共50145字,當前只顯示1207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人大常委會關于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測試題庫及答案) 上一篇:干部學習資料:于禁止妄議中央規(guī)定的幾篇理論文章 下一篇:“喚醒黨章意識,嚴明黨的紀律”系列述評 相關欄目:人大 人大講話 人事 干部 公務員 組工 組織講話 黨會報告 法律 普法 政法武裝 政治法律 共青團 黨團知識 知識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