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開展紅色文化黨性教育意義的思考 |
開展紅色文化黨性教育意義的思考 **革命老區(qū),位于貴州省**縣境內。中國工農紅軍三次經過**,播下了大量革命火種,激發(fā)起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持紅軍,參加革命,投身到紅色運動的熱情。**各族人民在紅軍過境時期,曾為紅軍帶路、籌集糧草、搶救掩護傷病員、保護紅軍標語和革命文物、報名參軍、組織起來建立革命_、發(fā)展游擊武裝、與國民黨官軍和地方政府作斗爭,用行動,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的紅色文化黨性教育資源 (一)**——“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起點”。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三次進入**,足跡踏遍17個鄉(xiāng)鎮(zhèn)。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召開紅軍長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會議采納了_的正確主張,做出《中央政治局關于戰(zhàn)略方針之決定》,實現了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61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發(fā)展紅色革命教育,有助于促進公民道德建設 紅色革命教育是培育社會主義文明道德風尚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發(fā)展社會的重要特征。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紅色文化教育,一輩革命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是全國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提高我國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我國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更進一個水平。 (三)發(fā)展紅色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榮辱觀 發(fā)展紅色文化教育,對青少年的愛國情感的增強,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紅色革命教育以其獨特的價值對青少年梳理社會主義榮辱觀起著重要的作用。利用紅色文化教育樹立青少年的社會榮辱觀,能不斷激活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熱情,在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三、**開展紅色文化黨性教育的思考 (一)上一節(jié)關于**會議紅色文化的歷史課 了解**會議召開的前后歷史、背景,知道**會議、**轉兵、**整編。學習**會議紅色文化,添補這段歷史時期不了解的空白——**會議的經過、歷史意義及重要地位,重創(chuàng)后的中央紅軍在**整編。不只是為了了解紅軍長征**會議紅色文化的概念、內涵、形成背景等知識。而是要得到**會議“三敢精神”的熏陶,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影響。課程開發(fā)要以培育**會議“三敢精神”的社會文化氛圍為最終追求。 (二)參觀**會議會址及會議紀念館 “**會議”的亮度顯然遠遜于“**會議”,在**會議會址,陳列的革命遺物,手跡等珍貴革命歷史文物,似在訴說著不平凡的歷史,徜徉在展館中,大家仿佛親身回到了那個動蕩的年代,見證了共產黨一路走來的艱辛困苦,也更加感到了先輩們的智慧與膽識,體會到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跟著講解員精彩的講解,我們就像長征中的一員,眼前展現的是一副副逼真的圖畫,讓我們重新感受歷史、體驗艱辛,讓我們用心咀嚼和平的珍貴及戰(zhàn)爭的殘酷…… (三)瞻仰革命烈士陵園 **革命烈士陵園于1987年興建,位于縣城南風景秀麗的南**佛教圣地一側,占地面積約200畝,陵園共安葬有紅軍長征過**時犧牲的紅軍戰(zhàn)士和為解放**而犧牲的解放軍戰(zhàn)士等103名革命烈士。并立有英雄紀念碑,碑高20.1米,正面篆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刻有毛主席“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 和 “ 死難烈士萬歲 ” ……(未完,全文共2670字,當前只顯示160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開展紅色文化黨性教育意義的思考) 上一篇: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在推進第三十三屆“哈夏”音樂會群眾文化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下一篇:在油田二級單位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相關欄目:七一黨建專題 文化 宣傳講話 教育 綜合論文 調研報告 文教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