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兩學一做黨課講稿 |
“兩學一座”學習教育黨課講稿 同志們: 大家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第95周年,95年來,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一段輝煌而又艱辛的歷程。今天很高興能夠跟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我們黨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我們都知道,95年前的7月23日,在上海的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座閣樓里,正在進行著一次秘密會議,出席會議的只有以李達、董必武、_等為代表的13人。外界不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會議,更沒有誰能預測這樣一個小會議,會對我們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的召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當時會議閉幕之后,國內的媒體也并沒有做太多的報道,一切仿佛都在無聲無息中進行著。然而就是在不受人矚目,在無聲無息中建立起來的黨,由最初50多名黨員,發(fā)展到如今8000多萬的黨員,引領著我們全國十幾億的人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步疾馳! 一、崢嶸的歲月,奮斗的歷程—簡要回顧中國共產黨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而不懈奮斗的95年歷史。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人用95年的汗水和鮮血及崇高的革命理想譜寫的光輝篇章,從潤物細無聲的建立,到氣壯山河的奮斗,開天辟地的變化,再到偉大的中國夢,今天我們重溫黨的歷史,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對于我們從思想上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更好的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yè)實現我們的理想是很有幫助的,對我們個人也有很多啟迪。 概括地說,95年中,我們黨緊緊依靠和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而進行了三件大事。我們可以把這三件大事劃分為三個三十年,共召開了十七次黨的代表大會這么一個歷史進程。 (一)第一個“30年”(1921~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中間經過了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時期;也就是北伐戰(zhàn)爭時期;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解放戰(zhàn)爭時期。這樣五個歷史時期。這個時期幾乎年年在打仗,也稱奪取_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和根據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曲折發(fā)展的道路,召開了七次黨的代表大會: 1.黨的一大:中國共產黨誕生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最后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列席會議。 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_資本家階級的_”,“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消滅資本家私有制”,以及聯合第三國際。大會討論了實際工作計劃,決定集中精力領導工人運動,組織工會和教育工人。大會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89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第二個“30年”(1949~1978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后,我們國家取得了民族獨立,然而,當時的中國仍然是“一窮二白”。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中國共產黨又經歷了27年的波瀾壯闊而又曲折的歷程,共召開了四次黨的代表大會。 8.黨的八大: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國1073萬黨員。大會正確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盡快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成先進的工業(yè)國。黨的八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探索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9.黨的九大:文化大ge min中的大會 1969年4月1日至24日,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512人。1969年九大召開,九大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使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ge min的理論和實踐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10.黨的十大:文化大ge min中的大會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代表1249名,代表全國2800萬黨員。大會由_主持,通過了_主持起草的政治報告,王洪文作的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中結成“四人幫”。大會沒有糾正中央九大的“左傾”錯誤,反而使江青反革命集團的_得到加強。 11.黨的十一大:文化大ge min中后的首次大會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國3500多萬黨員。 雖然宣告“文化大ge min”已經結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ge min”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才將黨和國家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從而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在這近三十年時間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以下兩個方面的成就: 1949年到56年其實是一個過度時期;56年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我們就開始了對自己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在這27年里,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_思想的指導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并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憤發(fā)圖強、艱苦奮斗,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進行了艱辛探索并取得寶貴經驗。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 首先,從政治上講,我國取得了民族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了大陸的統(tǒng)一和各民族的團結。 其次,通過連續(xù)四個半“五年計劃”的建設,國家初步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雄厚的科學文化和物質技術基礎。 第二,我國在外交、國際環(huán)境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我國加入維護世界和平的社會主義陣營,首創(chuàng)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亞非拉民族解放和獨立運動,發(fā)展同中間地帶國家的友好關系,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打贏了抗美援朝等自衛(wèi)戰(zhàn)爭,為世界和平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我們成功研制了“兩彈一星”和核潛艇,增強了國防力量,打破了超級大國的?si⒍稀?br>在外交方面,1972年中國和美國改善關系,并促成了1973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最令人激動的就是1971年在第三世界朋友的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正是這些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第三,黨進行了適合自己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黨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但在新中國頭30年探索中,也有很多不成功乃至失敗的教訓,其中最大的教訓莫過于錯誤發(fā)動“文化大ge min”。_說:“沒有‘文化大ge min’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從這個角度講,‘文化大ge min’變成了我們的財富! 中國共產黨這27年的歷程并不一帆風順,充滿了艱辛、坎坷和曲折。從1957年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大練鋼鐵開始,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左”傾錯誤綿延了20年,尤其是“文化大ge min”這樣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的發(fā)生,導致中國社會長時間實際處于停滯和徘徊的狀態(tài)。但是,第二個三十年也為第三個三十年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進行了有益探索,下面我們講第三個三十年: (三)第三個“30年”(1978~2011年)----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共召開了5次代表大會。 12.黨的十二大: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補代表145人,代表全國3900多萬黨員。_在大會開幕詞中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旗幟。 13.黨的十三大: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正式代表1936名,代表全國4600多萬黨員。十三大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明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大會還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經濟發(fā)展分三走、實現現代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并提出了政治_改革的任務。 14.黨的十四大:確立_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明確經濟_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 1992年初_發(fā)表南方談話后,為黨的十四大召開作了充分的理論準備,1992年10月十四大召開,大會正式代表1989人,代表全國5100多萬黨員。這次大會作出了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一是確立_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二是明確經濟_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是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15.黨的十五大:高舉_理論偉大旗幟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與會代表2048人,代表全國5800多萬黨員。 在大會通過的黨章中,把_理論同馬列主義、_思想一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大會指出,中國共產黨要高舉_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16.黨的十六大:與時俱進的大會 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這次大會是我們黨新世紀乘勝前進,規(guī)劃制新世紀中國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的會議,也是與時俱進,為指導思想增添理論新成果的代表大會,在大會通過的黨章中,把“三個代表”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并實現了我們黨承前啟后,完成整體性新老交替的任務。大會的主題是:高舉_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而奮斗。 17.黨的十七大:科學發(fā)展,共建和諧的大會 2007年黨的十七大召開,黨的十七大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_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以1992年_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界線而分為前后兩個大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的兩大歷史成就: 一是解放思想,撥亂反正,正確評價_,實現歷史的偉大轉折。這一任務到1982年完成了。 二是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偉大成就。 第一,我國生產力快速發(fā)展、綜合國力快速提升。其中最顯著的成就是國民經濟的持續(xù)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30年來,我國經濟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長,不僅明顯高于1952—1978年年均增長5.9%的速度,也遠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3.6%的速度。而且我們經濟總量已經由原來的世界第十躍居世界第二,趕超了日本。進出口貿易總額也大幅增長,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外匯儲備高居世界首位,并對世界經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不足發(fā)展到了總體小康,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我國還經受住了“非典”和汶川特大震災的嚴峻考驗,并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和世博會。 可以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不僅使中國人民從此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也 ……(未完,全文共13637字,當前只顯示492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兩學一做黨課講稿) 上一篇:西安市蓮湖區(qū)政府工作報告 下一篇:政府系統(tǒng)“三嚴三實”黨課講稿 相關欄目:黨課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