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磨臍墩遺址 |
磨臍墩遺址 2011年11月上旬,南京博物院成立考古調(diào)查隊對磨臍墩遺址進行了先期調(diào)查與勘探,對磨臍墩遺址的文化屬性、遺址范圍進行了初步確認,首次明確了磨臍墩遺址的范圍與文化層堆積情況,確定出金湖縣磨臍墩遺址是江蘇江淮地區(qū)間地貌保存最為完整,堆積最為復雜的一處五千年前商周時期古文化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2011年12月,遺址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初步調(diào)查與勘探表明,磨臍墩遺址的發(fā)掘?qū)⒕哂兄卮髮W術研究價值。 首先,該遺址是一個商周時期的大型遺址,面積為4萬5000平方米。從遺址的地層厚度與采集遺物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金湖磨臍墩遺址已經(jīng)相當繁榮,當為江淮地區(qū)早期歷史文明最為發(fā)達的區(qū)域之一。 其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54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磨臍墩是金湖縣文物保護單位。相傳,金湖遠古是一片海洋,磨臍墩就是海岸邊。那里有古老傳說。相傳磨臍墩是住著大戶有錢人家,也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附近農(nóng)戶有什么紅白喜事,都到哪里借酒器碗筷一類的東西。那里有一“轉(zhuǎn)磨”,周而復始,永不停止,說磨的大麥。有一過路人隨手抓了一把麥粒帶回家。一看,全是金子,后悔沒有多抓點了。 磨臍墩這個反映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見于丘陵地區(qū),可能于這里的地勢較高、受自然破壞較少有關系。這個現(xiàn)存的遺址遺跡遺址上殘留的物件,是當年先人們辛勤勞作的見證,也是先人們創(chuàng)造文明的見證。 (二) 磨臍墩,原名“磨旗墩”。有人曾從一張古代軍方地圖上,見到有“旗墩”和“外委駐扎”的標注!捌於铡本褪恰澳テ於铡,現(xiàn)在的“磨臍墩”,表明“磨旗墩”是軍事駐扎地,是軍墩,是烽火臺!澳テ臁笔且还艥h語,多使用在南宋以前,“磨旗墩”就是樹軍旗的大墩。 墩,《天長縣志》:“烽墩,宋元用兵所筑者,舊北圯,今東西路每五里集一墩焉。”墩的歷史悠久,境內(nèi)的墩下發(fā)現(xiàn)有西周時期歷史遺存。墩臺,明清設立的報警臺。明朝政府制定了出現(xiàn)敵情時長城沿線墩臺舉煙放火同時鳴炮的制度。清初,于各省邊境扼要處設立墩臺營房,有警則守軍舉煙為號。有寇至則掛席鳴炮以報訊。為便于防守和執(zhí)行勤務,墩臺內(nèi)配備旗幟、鼓、弩、軟梯、炮石、火藥、火箭、狼糞、牛糞、柴草等。磨旗墩,望文生義就是舞動旗幟傳遞信息的報警臺,或者是軍旗飄飄(駐兵巡防)的高墩。 朝代更迭,不會改變軍墩位置的重要性,新軍隊會繼續(xù)使用舊軍隊的軍墩,使軍墩地下遺存保護完全。地下發(fā)掘的商周遺存十分驚人,也映證了《高郵州志》上的記載:金溝西與泗州衛(wèi)交界的地方為“秦漢以來的古戰(zhàn)場”。 (三) 磨臍墩還有多種說法。 其一,“磨臍墩”是民國時出現(xiàn)的寫法,或者寫成“磨棋墩”,蓋因為民國時也興文字獄,以“旗”為“滿洲旗人”的誤讀、胡為。 其二,磨旗墩是“莊”,包含黎城、官路塘、磨旗墩等湖西南各集鎮(zhèn)!吨匦迣殤尽份d:“黎磨莊即黎城鎮(zhèn)磨旗墩,在衡 ……(未完,全文共2352字,當前只顯示141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磨臍墩遺址) 上一篇:全市工會組織建設重點工作匯報材料 下一篇:銀發(fā)生輝守初心 桑榆未晚擔使命 相關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