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機關干部如何寫好材料 |
機關干部如何寫好材料 同志們: 根據培訓班的安排,由我來跟大家上一堂“機關干部如何寫好材料”的專題課。與其說是上課,我覺得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多年從事材料工作的老同志,來跟大家分享一點我的經驗和體會。目前我們機關常用的幾種材料,除了初核報告以外主要有:總結類材料、匯報類材料、調研類材料、通報類材料以及領導講話材料,這些材料可以說囊括了我們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雖然這些材料在寫作時側重點各有不同,但要寫好終歸也是萬變不離其宗,首先一點就是要想寫、愿意寫?墒菑漠斍扒闆r來看,我們有不少同志對寫材料這件事都頗有牢騷怨言,認為現在大會小會要寫材料、各種活動要寫材料、總結匯報要寫材料,但凡要做些什么事就要有相關配套的材料。一些同志覺得工作思路、計劃都已經在腦子里,心中有數了,只要去辦、去落實就行了,花時間咬文嚼字、費盡心思去推敲各種材料,完全是一種負擔,根本沒有必要,存在著不愿寫、不想寫的心態(tài)。還有一些同志認為,寫材料是一種高大上的工作,我們既沒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也不是專業(yè)的作家編輯,讓我跑跑腿干具體的事務不厭其煩,但只要一提到寫材料就心里發(fā)憷,首先想到的就是拼拼湊湊、粘貼復制、應付了事,存在著不會寫、害怕寫的心態(tài)。 作為一名在機關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一個過來人,類似大家的這些心態(tài)和想法,我也曾經有過,也經歷過?梢哉f,我也是從當初不會到慢慢學會,從剛開始寫不好、不想寫到現在逐漸摸索、積累了一些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我認為寫材料絕不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相反它是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載體和依據,能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有力的遵循和指導。我們常說,機關工作主要就是三件事:辦文、辦事、辦會。但是無論你辦事能力再強、辦會水平再高、辦文速度再快,如果筆頭不行,寫不好材料,就無法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能使個人的智慧變成集體的智慧。哪怕你是寫簡單的初核報告、立案報告,如果你文字的基本功底不行,就可能因為一兩個用詞的失誤,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影響了案件的質量。 所以說,寫好材料是機關干部的一項必備基本功,它既是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機關工作的需要,也是機關干部的立足之本、履職之基。關于如何寫好材料,其實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50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三、真金唯有火中煉,實踐方能出真知,要勤于練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提高寫作能力非一 日之功,沒有捷徑可走,必然有一個艱苦積累過程,只有多動筆、勤練手,下功夫勤學苦練,才能寫出好材料、多出精品。特別是對剛剛介入文字寫作的機關干部來說,更應該端正寫作態(tài)度,時時注意多學多練,不能畢其功于一役。一要自我加壓。有句話說得好,正是孤燈青案前撰材料的壓力,造就了人人欽佩的筆桿子。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水平是逼出來、壓出來的,只有在足夠的壓力下,人才會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機關干部寫材料,是任務也是職責,有嚴格的質量和時限要求,在不少情況下其他人愛莫能助,需要逼著自己靜下心、拿起筆,在不斷加壓中完成。二要從小寫起。古今中外,不少流傳千古的名篇,篇幅都不長。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文章。高品位的豆腐塊,往往是數千言甚至上萬言的凝練,它是作者理論功底和嚴謹學風的體現。因此,文字寫作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粗到細的規(guī)律,這是每個從事文字工作的同志都必須經歷的過程。我最開始寫文章的時候,也是從小的總結材料、小的講話材料開始寫的,最后慢慢寫大報告、寫大稿就也胸有成竹了。三要勤寫多練。寫作寫作,重在多寫、貴在多練。常動筆、多動筆,無疑是提高寫作能力不可替代的基本途徑。動筆的本質作用是固化學習成果,動筆最重要的是多承擔寫作任務,真正做到份內的認真寫、臨時指派的積極寫、別人求援的見縫插針寫。實踐證明,愛動筆的人善于在動筆中摸規(guī)律、找訣竅,每寫一次進一步、多練一次上一層,寫多了就熟能生巧,逐步成為寫作強手。我們有些室,一碰到要寫材料就本能害怕,不愿意寫,推給辦公室寫,這樣怎么寫的好材料呢。 第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借鑒 提高寫作能力一個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善于借鑒。一是對照范文模仿。常言道:照貓方能畫虎。人的很多知識和本領是靠模仿獲得的,比如說話、走路、書法、繪畫等等,寫材料也是如此。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種,但實踐證明勤于和善于學習范文、模仿范文是一條捷徑,這也是想成為寫作高手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材料內容不同,單位情況有異,但材料的框架、結構、層次、語言等,大致有一種固定模式。可以采取“拿來主義”,照葫蘆畫瓢,進行仿制臨摹。要注意平常收集范文,尤其是本單位本部門、本系統(tǒng)的好文章、好材料,如需用時結合實際、改頭換面、加以創(chuàng)新,就是一篇佳作。我自己這么多年來,也都始終保持著摘抄的習慣。在學習范文時,也可將自己融進去,首先想一想如果自己起草這份材料應該怎樣寫,分幾個部分、提什么觀點,然后再看看人家是怎樣把握的,比著葫蘆畫瓢,時間長了,就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漸入佳境、升華超越,寫出一手漂亮的文字材料來。二是多向能者學習!叭诵校赜形?guī)煛,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有相對來說的文字高手,要多向他們請教,多學習參考他們寫的材料,把跟著他們一起寫材料作為實習課。遇有撰寫材料任務時,要大膽主動請纓,積極參與那些能者、高手牽頭的材料組,搶著拉初稿,爭著當主力,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既要學習具體的方法技巧,又要學習深層次的精髓思路。比如,怎樣確定主題、怎樣提煉觀點、怎樣把握語言風格、怎樣運用資料等等。具體來說,就是勤奮再勤奮,不恥下問,虛心當好學生,做到五個:一是眼到,對好的材料多讀、多看、多品味;二是耳到,對比自己有水平的人多聽意見、多聽指導;三是嘴到,對不懂不會的問題多問、多請教、多征求建議、多參加討論、多交流想法;四是心到,對自己寫出的材料多思、多想、多悟,和能人、高手寫的反復進行對比,琢磨思考長短;最后就是要學到,要特別重視研究領導的改定稿,從中學習提高。領導審稿時所作 的改動,不僅僅是修改文字,更是對起草者思維方式和撰寫角度的校正。認真學習領會,才能更好地把握上級意圖,提高寫作水平。三是注重資料積累!度嗣袢請蟆 原總編輯范敬宜說過:積累好比儲存在頭腦里的火石,現實生活一接觸它,就會發(fā)出耀眼的火花。如果沒有積累,就引不起任何反應。好的材料不光是寫出來的,而是對己有資料經過梳理、組合加工出來的,是豐厚素材積累的結晶。對于機關干部來說,要想把文字材料寫好,就一定要學會借梯上樓,正所謂厚積而薄發(fā),積多則神,善于收集整理各種材料,用心學習運用他人經驗,做到少走或不走彎路。積累的重中之重是儲備觀點,要注意積累一些有戰(zhàn)略性的思想,在關鍵時候能用上一個觀點、一個事例、一句話,就實現它的價值了。除了積累,關鍵還是要用活用好相關資料,既要廣納博采,又要超越常規(guī),尋求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既源于資料又超 越資料的高質量材料,產生比原材料更新的思想飛越,從而達到積累和運用資料的新境界。 第五、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要夯實基礎 北宋文學家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哪得清如 水,為有源頭活水來。作者設問:這半畝水塘為何總是清澈 如許,那是因為有這活水源頭不斷補充進來。同樣,對于寫材料這項工作來說也是如此,只有在學習中不斷積累,在實踐中不斷磨礪,基礎越扎實,經驗越豐富,提高寫作能力的動力和源泉也就多。一要提高理論素養(yǎng)。這是基礎,是根本。沒有理論功底,就無法進行理論思維。而理論思維對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工作思路,實現工作創(chuàng)新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同志認為理論是虛的,實際上,理論是我們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指南,務虛是為了更好的務實。沒有理論,知識是死的,有了理論,知識才能活起來。努力提高理論素養(yǎng),是對機關干部的共同要求。機關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如何,從根本上決定著機關工作的質量。理論素養(yǎng)高了,才能頭腦更敏銳,思維更活躍,眼光更長遠,寫出來的材料才能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強大的說服力。具體來講,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論知識;一是政治理論知識。我們經常講寫材料要有高度,沒有政治就沒有高度,這對于機關干部來說非常重要。要注重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特別是認真學習和理解好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重大理論成果。這也是為什么每次常委會我們都要跟進學習總書記最新的講話精神的原因。二是哲學知識。要懂辯證法,有辯證思維,這不僅僅是寫材料的需要。李瑞環(huán)有一本書《學哲學,用哲學》,他說,哲學是明白學,許多事情只有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哲學是智慧學,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寫材料本身就是一個由認識到實踐,在由實踐到認識的過程。學好哲學,掌握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養(yǎng)成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的習慣,這是寫好材料的基本功。三是語言文學認識。要懂語法、修 ……(未完,全文共9751字,當前只顯示391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機關干部如何寫好材料) 上一篇: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規(guī)劃 下一篇:縣人民法院:“七個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相關欄目:機關 干部 公務員 組工 組織講話 黨會報告 綜合論文 模范 剖析整改 學習材料 申報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