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街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經驗做法介紹 |
街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經驗做法介紹 近年來,**街道結合轄區(qū)實際,創(chuàng)新發(fā)展“楓橋經驗”,在矛盾排查、糾紛化解上不斷充實力量、完善機制、搭建平臺,打出了系列“組合拳”,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實現了矛盾糾紛不上交,書寫了“楓橋經驗”**版。 一、打好矛盾糾紛排查“組合拳”,及時發(fā)現各類風險隱患 充分整合信訪、綜治、司法、紀工委、12345熱線等多部門資源,全方位排查收集矛盾糾紛線索,實現應查盡查,應早盡早。 一是常規(guī)排查不留死角。按照“街道大網格--社區(qū)中網格--村居小網格--小組微網格”的四級網格管理模式,劃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45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一是充分發(fā)揮調解中心作用,筑牢和諧穩(wěn)定“第一道防線”。以司法所為主導,成立“潤心”一站式矛調中心,中心占地1000多平米,設有公共法律服務室、群眾來訪接待室、心理咨詢室、法治圖書室和“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服務站。調解中心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調處、一條龍服務”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今年1-10月份累計接待來訪群眾289人次,調解矛盾糾紛268起。對調解不成的案件,引導當事人通過勞動仲裁或訴訟等方法途徑盡快解決,司法所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 二是織密調解網絡,做優(yōu)調解品牌。將綜治排查和矛盾化解相結合,邊排查邊化解。著力開展“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爭創(chuàng)‘雷鋒式’網格員”創(chuàng)建實踐活動,網格員在入戶走訪的同時主動為群眾紓難解困。對現場不能解決的,通過“聊城智慧網格”及時上傳平臺,分流解決,真正實現了社會服務“零距離”、基層治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快響應”。今年以來,各網格員累計協(xié)調各類矛盾糾紛200余件,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130余件,“雷鋒式”網格員聲名遠揚。2022年,以街道馬建新、唐霞兩名專職調解員為主要成員成立“老馬調解工作室”、以“五老”人員組成“和為貴”調解服務隊,構建橫到底、縱到邊、多行業(yè)的大調解格局。 三是拓展調解渠道,建立多元化調解機制。對復雜疑難問題,街道聯(lián)合信訪辦、司法所、綜治辦、街道紀委和律師團隊進行會商研判,找準問題癥結,進行聯(lián)合調處。目前,涉及城鄉(xiāng)建設、土地糾紛,拆遷補償等重點領域的15個信訪案件已成功化解10件。同時,充分發(fā)揮老黨員、老干部“五老組織”等各類志愿者隊伍和團委、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作用,常態(tài)化推進宣傳、教育和疏導工作,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在日常,化解在基層。 三、打好調解隊伍建設“組合拳”,確保調處工作高質高效 以街道調委會為核心,聯(lián)動相關職能部門調解中堅力量,在社區(qū)、村(居)建立調委會,主動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域覆蓋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 一是積極聯(lián)動增合力。街道層面調解委員會現有成員9名,同時配備專業(yè)心理咨詢師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4名,法律服務團隊5人,重 ……(未完,全文共1980字,當前只顯示119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街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經驗做法介紹) 上一篇:矛盾多元化解機制經驗交流材料 下一篇:紀檢干部學習交流發(fā)言 相關欄目:社區(qū) 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 司法 經驗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