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在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專題會上的講話 |
在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專題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和水平,發(fā)揮教師講好高校思政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是新時代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一項重要課題。這里,我講幾點意見。 第一,充分肯定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 在我國高校建設過程中,抓好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是一切工作的重要生命線。改革開放以來,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沿著健康的軌道前進,20世紀80年代末期黨中央提出要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行了重大改革,并對建設一支堅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給予了政策支持。 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特別是變化的國際國內(nèi)形勢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這一時期伴隨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全新規(guī)劃和編撰,對教材的使用也進行了嚴格的規(guī)范,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及其所屬二級學科的調(diào)整增設,加強組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96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需要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廣大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教學對象新生代學生特點的把握需更加精準,這需要對學生成長規(guī)律加強研究。目前,高校大班型授課與學生專業(yè)化、個性化教學的需求矛盾明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校既要考慮現(xiàn)實教學成本,又提出兼顧教學效果的要求,這使廣大思政課教師感到很難兩全其美,普遍感到大班型授課提升教學效果有限,一些在專業(yè)課程中經(jīng)常用到的小組研學、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有效方式難以在大規(guī)模課堂實現(xiàn)或是效果不佳。二是全媒體環(huán)境下如何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是廣大思政課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如何在多媒體視覺沖擊的課堂上堅持理論性和學理性為主,在課程講授上如何做到講清楚講透徹,內(nèi)容為王,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獲得感”,這需要教師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具備嫻熟的教學技巧和多媒體使用技能。 教學科研任務繁重,“一崗雙能”面臨新的考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雙能”既體現(xiàn)在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完成好教學的任務,還體現(xiàn)在有較強的學科建設的能力,完成學科建設的任務。事實上,廣大教師不僅要上好思政課,也需要產(chǎn)出好的科研成果來促進自身的教學。在現(xiàn)行高校評價體系中,教學成果獎的評價也及時地被納入職稱評審和學科建設的重要指標,同時科研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是教師職業(yè)生涯和學院學科建設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力量,這也客觀地激勵教師將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而言,一方面是艱巨的教學任務,每學期教師會有批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政課程教學安排,另一方面是高?蒲袑λ袑I(yè)教師的標準化衡量,因此需要兼顧平衡好兩者的關系。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巨大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量需教師付出極大的勞動,擠占了用于科研的空間和精力,因此有的專職思政課教師也存在科研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弱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青年思政課教師_感到特別困惑的難題。 第三,牢牢把握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素質(zhì)的重大舉措 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素質(zhì)?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加強宣傳教育,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質(zhì)。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立場、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認識能力。一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與較強的理論性,因此相比較其他專業(yè)課教師,在政治素質(zhì)、理論素質(zhì)和道德素質(zhì)方面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要求更高,要在政治上過硬,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扎實的政治理論功底,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師還需具備深厚的理論素質(zhì),要熟悉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問題,用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解釋問題并說服學生。思政課教師還需要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在講思政課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關注的熱點為問題導向,依據(jù)一定的學術框架,呈現(xiàn)從邏輯起點出發(fā)到得出必然的結論的學理分析過程,這樣授課才會有神韻,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魅力。顯然,要實現(xiàn)這種轉換,需要思政課教師有扎實的政治理論功底和深厚的學術積累,同時還要堅持話語創(chuàng)新,將深奧難懂的學術性語言轉化為有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的課堂教育語言。所以在思政課教學和研究實踐中,思政課教師需不斷接受相關培訓,研究如何更好地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理論知識得到及時更新,并探索有效的做法,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質(zhì)。 厚植家國情懷,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增強教學吸引力。家國情懷是個人對家庭和國家共同體的熱愛,是愛國主義精神產(chǎn)生的倫理基礎和情感狀態(tài)。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而言,這種情懷體現(xiàn)為對國家人民的熱愛,對自身從事的思政工作的熱愛,對教書育人的熱愛,由于熱愛才能真正地在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中,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只有扎根新時代,思政課才能真正鮮活起來,只有把我們現(xiàn)在億萬人民正在書寫的生動實踐融入教學之中,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效結合在一起,才能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用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解讀中國實踐,解讀中國偉大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nèi)在邏輯,才能真正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要做到這些,需要教師時刻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關注國家的發(fā)展變化,關注社會的變遷進步,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在與學生共鳴的過程中以情化人,使學生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未完,全文共5182字,當前只顯示249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專題會上的講話) 上一篇:在全市選調(diào)生隊伍建設專題推進會上的發(fā)言 下一篇:在全市縣域經(jīng)濟高質(zhì)量發(fā)展觀摩推進會上的匯報發(fā)言 相關欄目:教育 學校 黨課教案 教師 其他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專題 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