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推廣應用的調研報告 |
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推廣應用的調研報告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駛入“快車道”。對此,我省高度重視,出臺專項文件、召開專題會議,系統部署推進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fā)展。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促進新能源汽車產銷銜接,助力我省打造新能源汽車強省,近期,市委辦公室組織人員,圍繞*市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建設特別是推廣應用領域專題進行了調研,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建議。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xù)8年居全球第一,市場_率達25.6%,較2020年提高了20.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數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占新登記汽車總量的26.6%。我省新能源汽車跑出“加速度”,2022年產量居全國第7,今年1—5月躍居全國第4。據乘聯會預測,2023年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_率有望達36%?梢,由新能源汽車引領和主導的汽車消費時代已經到來。 同全國、全省一樣,*市新能源汽車消費也迎來高速增長。特別是*年呈現井噴之勢,全市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實現零售額*萬元,同比增長*%;今年*—*月的零售額已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增速高于全省*個百分點,*月當月增速突破*%,高于全省*個百分點。 但整體來看,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起步較晚、進度落后、普及率較低,存在規(guī)?偭科、品牌車型結構較為單一、市場環(huán)境不優(yōu)、消費潛力難以完全釋放等不足。 從保有量上看。截至*年*月,全市汽車總量*輛,其中新能源汽車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07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充(換)電基礎設施不完善 在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一是數量不多。截至*年底,全市建成充電站*處、各類充電樁*個,車樁比為*:*。今年上半年,我市又新建了一批充電基礎設施,目前車樁比*:*。但綜合考慮近年來我市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因素,完成省定目標(*年低于*:*,*年低于*:*),保持適度超前、車樁協調,還需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 二是分布不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缺少科學規(guī)劃,點位設置不科學,快慢充配比不合理,“挑肥揀瘦”現象依然存在。比如,目前已建成充電設施集中于中心城區(qū),其余區(qū)域分布較少,特別是農村地區(qū)僅建有*個公共充電站、*個鎮(zhèn)建成充電樁,不利于推廣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 三是管護不足。參與建設運營充電設施的門檻不高,目前除*家市級和縣區(qū)平臺公司外,星星充電、特來電、云快充等市場主體也參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個別公司為搶占市場無序競爭,盲目布點建設充電樁,且建成后缺少有效管護,出現一些閑置率高、故障頻發(fā)的“僵尸樁”。比如,市區(qū)內一些充電基礎設施,特別是早期建設的充電樁不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未能及時維修或更新,造成資源浪費。 四是使用不便。當前,各家運營商都在打造充電服務平臺,推出“相易充”“快來充”“淮優(yōu)出行”等多款APP,但彼此之間未能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且功能單一。此外,燃油車、滿電車長時間占用充電車位現象較為突出,給新能源車主帶來不便。 在個人充電樁安裝使用方面: 個人充電樁使用方便、價格較低,受到消費者青睞,但安裝環(huán)節(jié)困難重重。一方面,多數老舊小區(qū)沒空裝。部分老舊小區(qū)電網接近滿載,不能滿足充電樁安裝使用要求;大部分老舊小區(qū)停車位數量少、面積小,甚至根本沒有停車位,沒有足夠空間安裝充電樁。 另一方面,有的新建小區(qū)不讓裝。依據相關規(guī)定,消費者在小區(qū)內安裝私人充電樁,需提供車位產權證明以及物業(yè)公司安裝充電樁同意書。調研發(fā)現,個別小區(qū)物業(yè)公司以電容量不夠、存在安全隱患等理由,或拒絕業(yè)主安裝申請,或只允許使用物業(yè)公司供電,未實行谷峰分時電價政策,價格普遍較高,每度電達*元甚至*元以上;部分小區(qū)未配備公共充電停車位,沒有固定車位的業(yè)主只能外出找“樁”。 (三)售后服務質效有待提升 一是專業(yè)維修網點較少。不同于傳統燃油車的維修保養(yǎng),新能源車整車及零部件集成度相對較高,維護頻次、費用與傳統燃油車相比較低,部分經銷商對售后維保重視不足。比如,全市現有*個純新能源汽車品牌中,僅有*家經銷商達到4S店標準,其余品牌未配套售后服務。 二是專業(yè)技術人員不足。雖然各家廠商加緊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但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尚未統一,我市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存在缺口,導致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yǎng)、售后服務等方面質量不高。隨著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xù)增長,以及部分新能源汽車即將進入維保高峰期,售后服務需求與能力不足矛盾將愈發(fā)凸顯。 (四)公共領域新能源替代率不高,未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一是公務車輛方面。市縣(區(qū))兩級公務用車平臺(不含鎮(zhèn)、街道)自有車輛均為燃油車,各平臺均通過向第三方租賃方式補充公務用車需求,其中租用新能源車*輛;全市公安系統執(zhí)法執(zhí)勤類車輛中,僅有*臺是新能源車。 二是客運車輛方面。據統計,目前我市出租車、公交車新能源替代率為*%、*%。全市網約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為*%。 三是貨運車輛方面。全市貨運車輛中新能源車占比不足千分之一。 三、對策建議 當前,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正逐步由一二線城市轉向三四線城市和鄉(xiāng)村市場擴張。對此,建議我市搶抓當前一系列重大政策機遇、發(fā)展機遇,推動購買、使用、維保各個環(huán)節(jié)“全鏈條”優(yōu)化,創(chuàng)造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良好環(huán)境。 (一)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 一是統籌謀劃推動汽車銷售市場更新改造。堅持全市“一盤棋”,由市級有關部門指導幫助*區(qū)、*區(qū),修訂完善寇灣汽車城和國購汽車城發(fā)展規(guī)劃,優(yōu)化空間布局,明確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深挖內部潛力,盤活低效閑置土地、房屋,布局建設集“展示、銷售、體驗、交付”等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綜合體項目,形成錯位發(fā)展、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檔升級的良好格局。加大企業(yè)招引力度,靈活制定引進政策,盡快吸引更多知名新能源汽車品牌入駐,為市民購買和更換新能源汽車,帶來更多便利、提供更多選擇,減少購買力外流。 二是培育壯大消費新場景、新業(yè)態(tài)。出臺優(yōu)惠支持政策,引導各品牌新能源汽車“走”出門店,“開”進商超、車站、公園等人流密集場所,鼓勵經銷商開展豐富多彩的展銷活動,發(fā)展“4S店+直播”模式,推動汽車銷售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提升汽車展會專業(yè)化運作水平,逐步將展會過渡到專業(yè)固定場所,邀請更多高端品牌和車型參展,做好汽車文化與*旅游品牌結合文章,打造特色亮點,提升品牌內涵。 三是積極開拓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把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作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持續(xù)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活 ……(未完,全文共5788字,當前只顯示278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推廣應用的調研報告) 上一篇:關于老舊小區(qū)適老化現存問題及改進對策與研究 下一篇:黨課講稿: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相關欄目:能源 調研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