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在2024年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tài)管理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
在2024年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tài)管理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教育發(fā)展的第一資源,教師編制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受到社會的廣泛。_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強調要“優(yōu)化區(qū)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tài)管理工作推進會,主要目的是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明確任務、強化措施,扎實推進我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tài)管理工作,為全縣教育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的編制保障。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堅定信心 (一)制定編制管理制度。**縣制定印發(fā)了《**縣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教師編制人事管理的規(guī)定(試行)》(光編〔2019〕18號)文件,進一步規(guī)范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嚴肅編制、人事、財經工作紀律,保障教職工合法權益。 (二)完善編制調配機制。按照精細化管理的原則精準下達用編計劃,**縣強化源頭管理和過程調控。一方面,強化對全縣中小學教師編制計劃的統(tǒng)籌管理,注重從源頭上嚴格把關,優(yōu)先保障教師緊缺學校用人需求。對超編學校原則上不再補充教師。另一方面,按照總體平衡、統(tǒng)籌調劑、多渠道補充的原則,應對學齡人口變動、學校和班級規(guī)模發(fā)生變化的用編需求,對教師編制實行“一校一核”“一年一核”,提前核算中小學用編計劃,優(yōu)先保障高峰期用編需求,其他年度適當壓減用編計劃。根據學校規(guī)模、布局、生源的變化等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做到“班增即師增,班減即師減”,形成既?傮w平衡又靈活機動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為緩解2022—2023年因民轉公形成的教職工用編高峰,2022年至今,**縣共招聘教師1271名。其中:2022年事業(yè)單位招聘入編教師303人,公費師范生入編40人,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入編276人;202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入編教師241人,公費師范生入編25人,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入編286人。 (三)創(chuàng)新編制管理方式。定向投放:根據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36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七)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嚴禁非教學單位長期借用教師幫助工作。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從教育系統(tǒng)選調教師。對已借調到本縣教育系統(tǒng)外工作的教師,**縣教體局負責清理規(guī)范到位。嚴格控制教育系統(tǒng)內部擠占挪用借調一線教師,確因工作需要,教育系統(tǒng)內部借調教師,需報縣委編辦、縣人社局備案。針對縣教體局行政崗位人員不足的問題,采取公開選調或招聘的方式解決。任教服務期未滿教師,相關部門不得辦理調離手續(xù)。嚴禁公辦學校在編教師到民辦中小學校任職任教。**縣在縣委編委會會議紀要中明確除校長外,所有教師必須在一線任教。加強組織、機構編制、教育、人社、財政等相關部門的協(xié)作合作,對變相擠占挪用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的行為、在編不在崗的教師開展核查清理工作,為教學一線崗位騰出更多編制。2022年—2023年間,**縣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吃空餉”問題核查等,清理各部門借調教師18名。2023年,縣教體局組織開展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教師履職情況和上崗情況督查6次,組織處理47人,通報批評13人。 二、正視問題,明確方向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需求的不斷增長,**縣教職工編制管理工作每年通過事業(yè)單位招聘、特崗教師招聘以及公費師范生、公開選調等方式,保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要。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學生生源分布、學齡兒童數量等不斷發(fā)生變化,依靠傳統(tǒng)的招聘方式已無法滿足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對教職工的需求,中小學教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公立學校在校生數量呈波浪式發(fā)展。近年來,受生育政策、城鎮(zhèn)化進程、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全面實施等因素影響,出生人口、流動人口變化較大。據統(tǒng)計,出生人口逐年下降,一些縣中小學生數量呈現減少趨勢。2023年春季,全縣在校生數量為122619名,比2020年下降5597名。**縣2021—2023年學前教育階段新生數量呈逐年遞減的趨勢。而受民轉公政策影響,公立學校在校生劇增。**縣2020年民辦學校學生25520人,2021年民辦學校學生25896人,2022年民辦學校學生68828人,2023年民辦學校學生2971人,2022年至2023年,民辦學校學生數量呈斷崖式下降,從而造成公立學校學生數量激增,師資壓力增大。根據學生數量的變化,推測**縣公立學校教師需求量將隨著民轉公學生數量變化,先呈現波浪式增長,隨后逐步減少。 (二)教育需求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對教育事業(yè)和教師隊伍的發(fā)展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限期解決大班額問題。2024年秋季開學前,全面消除義務教育階段55人以上大班額。2026年秋季開學前,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規(guī)定班額標準(小學、初中每班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各縣(市、區(qū))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科學編制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大班額專項規(guī)劃并組織實施!备鶕霞壱,班額的不斷縮減形成小班化,加之新課程、“雙減”等教學改革推進,學校班級、課程和教學任務增多,造成部分學校教師配備緊缺。 (三)生源分布變化。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fā)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總體要求。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人民群眾對子女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農村家長對子女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強,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農村生源逐年遞減,農村學校和班級規(guī)模呈下降趨勢。一是農村學生向縣城集中。以**縣為例:2023年農村在校生為43764名,占總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數量的45.89%;縣城在校生為50698,占總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數量的54.11%。2020年農村在校生為50277,占總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數量的49.79%;縣城在校生為51606,占總在校生數量的50.21%。生源的減少導致鄉(xiāng)村學校日益小規(guī);,成班率降低。二是縣城學校“總量性缺編”。對應農村學校生源逐年遞減,縣城學校生源呈持續(xù)遞增的趨勢,大量中小學生隨著人口向城鎮(zhèn)流動,不斷向城市和縣城學校集中。生源的增加帶來對師資需求的不斷增長,縣城學校師資短缺,造成大班額現象的產生,不利于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及教學質量提升。 (四)學科方面的結構性缺編。調研了解,中小學普遍缺少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心理健康等專業(yè)教師,大部分學校的此類課程都是由語數外教師兼任。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地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等小科教師緊缺。 (五)人員方面的臨時性缺編。在前期核定教職工編制時,由于教師隊伍龐大,難以精準掌握教職工的個人情況,存在臨時性缺編現象。如,**縣教職工隊伍中女教師占比較大,造成階段性短缺突出,特別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女教師生育請假增多,遇到師資臨時性短缺,多采用外聘教師、其他教師頂崗的方式解決。這兩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采用其他教師頂崗的方式,增加了其他教師的工作量;采用外聘教師頂崗的方式,增加了學校的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二者都不利于學校教學秩序、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提升。另外,大齡教師長期請病假的現象較多。單一參考實施標準,按照師生比來核定教職工編制,臨時性缺編的現象得不到充分的緩解。另外,**縣為教育強縣,教學質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外縣就學學生增多成為不確定因素,這也是加大師資壓力增大的重要原因。 (六)部分領域用編激增。國家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廣覆蓋、;、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學前教育管理_、辦園_和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苯刂2023年春**縣共有幼兒園171所,新增中心幼兒園3所。隨之而來的是幼兒園公辦教師需求劇增。 (七)寄宿制學校存在大量的生活管理和后勤服務崗位需求。寄宿制學校除正常的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宿舍管理、衛(wèi)生健康、后勤服務和學生安全等工作任務,這些教學之外的崗位雖面臨著大量的用人需求,但缺少相應的編制保障。寄宿制學校往往采用社會購買服務、教師兼任等方式解決,這種解決方式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如采用教師兼職的方式,必然使教師的工作量更大,既影響了教職工的身心健康,又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如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許多學校由于受經費或地理位置等制約,難以購買到專業(yè)的服務,存在較大的用人風險。 (八)在編不在崗問題依然存在 ……(未完,全文共7347字,當前只顯示353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2024年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tài)管理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上一篇:在2024年“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fā)展能力培訓班暨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專題培訓班上的輔導報告 下一篇:辦公室主任履行管黨治黨“一崗雙責”職責情況匯報 相關欄目:教育 學校 工會 職工 人事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