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黨課:牢記為民宗旨矢志為民造福 |
黨課:牢記為民宗旨矢志為民造福 同志們,根據(jù)培訓計劃,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今天我以“牢記為民宗旨,矢志為民造!睘轭}跟大家一起交流。_總書記強調:“要自覺做矢志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者,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一重要指示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突出了“堅持人民至上”這一條貫穿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紅線,既是對年輕干部提出的希望,也是對全黨提出的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認真貫徹落實_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做好群眾工作,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 一、厚植為民情懷,矢志為民造福。帶著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從事極其偉大的事業(yè)是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崇高理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馬克思提出,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提出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為無產階級、為絕大多數(shù)勞動人民謀利益。正是飽含對勞動人民的熾熱情懷,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年輕時就把為人類解放作為一生的崇高目標,并且為了這個目標奉獻了他們畢生的心血。_在黨的七大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1053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站穩(wěn)人民立場,樹牢群眾觀點。所謂立場,是指人們在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過程中的基本立足點。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明確地表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qū)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一百多年來,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踐行初心使命,貫徹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1944年秋,時任綏德地委書記的_在當年司法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地委干部不要當“官”和做“老爺”,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_總書記在中共綏德地委舊址展廳里看到這行字時,深情地說:“端端地,這是關中話,穩(wěn)穩(wěn)正正地!边@樸素的話語直白地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那就是一切為了人民,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設身處地站在人民的一面思考問題、開展工作。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余年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如果站穩(wěn)人民立場,黨就能夠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反之,將一事無成甚至走向衰敗。《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的人民立場的最直接表達,是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xiàn)。站穩(wěn)人民立場核心是要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以百姓心為心。只有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傾聽人民呼聲,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我們黨就一定能夠行穩(wěn)致遠,就一定能夠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站穩(wěn)人民立場的基礎是要樹牢群眾觀點。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待人民群眾的看法和態(tài)度。堅定不移地樹牢群眾觀點,毫不動搖地牢記性質宗旨、強化使命擔當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_指出,“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_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樹牢群眾觀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zhàn),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_總書記指出,“前進道路上,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樹牢群眾觀點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基本前提,只有首先在思想上對群眾地位有著正確的認識并形成重視的態(tài)度,才能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付諸現(xiàn)實的行動之中,這就是群眾觀點的邏輯理路。樹牢群眾觀點要求真心實意地相信群眾、尊重群眾,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觀念中、落實到行動上,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不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斷筑牢黨長期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真正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 三、提高工作本領,辦好民生實事。1934年1月,_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所作《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報告中指出,我們黨要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正是秉持“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的理念,才真正讓群眾認識到共產黨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才能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得到群眾的衷心擁護,“讓群眾拿出他們的全力支持革命”。1977年8月,_在黨的十一大上致閉幕詞時強調,“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fā)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群眾路線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真正相信和依靠群眾,細心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一刻也不脫離群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_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厚植為民情懷,抓住人民群 ……(未完,全文共4926字,當前只顯示273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黨課:牢記為民宗旨矢志為民造福) 上一篇:在2024年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現(xiàn)場推進會上的講話 下一篇:在全市殷商文化圖譜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相關欄目:黨課教案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