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初中物理導學案的價值與科學應用的研討 |
初中物理導學案的價值與科學應用的研討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經(jīng)實施十余年了,在實施和推進這輪課程改革過程中,以山東部分學校為首,對傳統(tǒng)課堂作了比較大的改變,產(chǎn)生了被社會和媒體稱作“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下面我們先看一段教學視頻(觀看視頻)。這樣的課堂很多老師并不陌生,大家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手里拿著的那張紙,這張紙就是該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導學案”。教師的教,學生的血都是圍繞著“導學案”來進行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共同研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的價值和如何編寫高質(zhì)量的導學案及導學案的科學應用,希望通過這次研討,使各位老師在今后運用導學案教學時能更加輕松、熟練,對課堂幫助更大。 一、導學案產(chǎn)生的背景 1、政治背景:現(xiàn)階段,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在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主要就是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此,教學上落實以學生為本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fā)展。 2、社會背景:當今社會是競爭的時代,形成競爭的關鍵因索是創(chuàng)新,而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絕不是靠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所能完成的,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主動思維和積極探討的過程。 3、素質(zhì)教育背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體: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少數(shù)尖子不行,只重知識不重能力與學法不行,所以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在平等參與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4、新課改的背景:傳統(tǒng)教育培養(yǎng)目標是單一的,新課改后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是“三維”的,這就需要教學過程必須把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潛移化。解決上述問題必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找到適合我們實際的教學模式。在山東比較成熟的課堂教學改革新模式中,推行預習先行,先學后教,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教學從“學情”調(diào)查開始,根據(jù)“學情”作出決策,設置環(huán)節(jié)。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要在上課之前要給學生學習的方向和路線,“導學案”作為承載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和路線等功能的文本就順勢而生了。 二、導學案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搞清楚導學案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么事導學案。導學案是指為了達成一定的學習目標,由教師根據(jù)課時或課題教學內(nèi)容,通過教師集體或者個人研究設計并由學生參與,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師生互動“教學合一”的設計方案。通俗的講,“導”就是引導,“學”是指學生學習,“案”是指設計文本!皩W案”就是教師站在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對教材作二度創(chuàng)作而后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導學案的實質(zhì)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nèi)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學生根據(jù)“導學案”設計充分預習,完成導學案上的預設問題,為課堂上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做準備。在教學知識內(nèi)容完成之后,學生還要完成導學案中這幾的當堂檢測,一方面鞏固所學的知識,一方面給老師的教學提供反饋信息。由此可見,在使用“導學案”教學的課堂中,“導學案”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從預習到教學到反饋,導學案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三、導學案與教案和學案的異同 我們以前上常規(guī)課時,老師手頭也有“教案”或后來發(fā)展成的“教學設計”,有時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228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3.學法指導 達爾文曾經(jīng)說過:“方法是最有用的知識!睂W生一輩子受用的是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我們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逐步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 從廣義來講,學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獲得經(jīng)驗的方法的總和,是有關學習活動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我們這里所說的學法是指學習本課時內(nèi)容的具體方法,是一種狹義的概念。 那么,導學案中學法指導就是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膶W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對于這一點,不少教師感到茫然,不知道怎么去寫。 概括地講,學法指導要適合學生預習。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體現(xiàn)學生認知特點,二是體現(xiàn)學科特點,三是體現(xiàn)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的具體方法。要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明確:怎么去自主學習才是高效的,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 有的導學案“學法指導”就四個字:列表、歸納 這樣的指導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學生仍然不知道“什么內(nèi)容列表”“從哪些角度歸納”等。這樣,只有方法,沒有指導。 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介紹相關的初中物理學科學習方法。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假說方法、理想化方法、數(shù)學方法、邏輯方法等;其次,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介紹相關的初中物理學習方法。如物理概念的學習法、物理規(guī)律學習法、物理實驗學習法、物理習題學習法;再次,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介紹某一具體知識的學習方法,如:實驗中的控制變量法、替代法、放大法、理想模型法、轉(zhuǎn)換法、類比法等。例如 物理概念學習法通常如下圖: 物理規(guī)律學習法通常如下圖: 4.知識鏈接 “知識鏈接”應為本節(jié)課學習必須準備的知識,就像鏈條中的一環(huán),如果缺少了鏈條就斷了。一般課堂中不是有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嗎,知識鏈接相當于這個復習舊知識的過程。因為是學生預習中必須的知識準備,所以這里的知識鏈接要盡量詳細一點。例如,在設計“壓強”導學案時,很多老師的知識鏈接就是壓力概念的簡單敘述,有的老師加了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識回顧,知識鏈接如果設計不合理,對學生預習就會產(chǎn)生障礙,特別是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根本不能完成任務?聪旅嬉晃焕蠋熥龅闹R鏈接,不僅回顧知識,還能引導學生思考。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____ ____和_______ _ 2.單位換算:1m2=102dm2=104cm2 3.判斷一下下列各圖中,表面受到的壓力的大小,已知物體A的重力GA=10N,物體B的重力GB=20N,F=20N,F1=15N 甲圖 乙圖 丙圖 丁圖 戊圖 甲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_N;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_N;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N;丁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N;戊圖中頂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_N. 總結:在物理上,把 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受力面. 壓力并不一定由重力產(chǎn)生,只有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才等于重力. 5.學習過程(問題設計) “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边@是導學案編寫的基本要求,但問題究竟怎樣設計,這是一個“學問”很深的問題。一般說來,導學案中的問題設計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維量,要讓學生明白: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仔細不行,只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入不行。 ②問題不宜太多太碎,應有層次,有邏輯,有內(nèi)在的關聯(lián),解決一個問題又是解決下一個問題的前奏,學生在解決一個一個小問題中,自然解決了重點問題。。 ③盡量少用一個一個填空的方式,避免學生照抄課本,對號入座,抑制了學生思維。 ④敘述語應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留有思考空間。 請看下面一個例子: 閱讀教材多少面的內(nèi)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太生硬,完全是命令式的口氣,缺乏生本理念,缺少一點人文關懷。換一種提法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閱讀教材多少面的內(nèi)容,咱們挑戰(zhàn)一下(或“咱們試試看”):能否回答下面的問題? 同一個要求,換一種說法:試試看,不能回答也沒關系,咱們竭盡全力就行!這樣就能體現(xiàn)生本性原則,說明老師是在真正關心學生,能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探究的興趣。 例如:下面是某!皦簭姟钡膶W案學習過程的設計 一、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下列物體的重都是G,它們對支持面的壓力F與G有什么關系? F G F G F G 二、壓強 1、定義: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叫做壓強。 2、壓強的定義式是____________ ____。 3、壓強的單位是_________,簡稱_______,單位的符號是_________。 三、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哪些? (1) (2) 2、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哪些? (1) (2) 四、壓強的計算: 將一個重100 N,邊長20 cm的正方體,放在水平方桌面的中央,桌子的邊長是50 cm,則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少? 這樣的導學案應該不能達到真正“導學”的效果,對學生思維幫助不大。下面同樣是壓強的導學案教學過程的設計,導學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上面一個 1.閱讀課本P28的“想想議議”部分的插圖,然后試試看能否回答下列問題? 小小的蟬為什么可以把口器插入樹皮深處,吸吮樹汁?而龐大的駱駝較大的體重作用在寬大的蹄子上,為什么會在 沙地上陷入一些,而不能陷入很深? 2 .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 在這個實驗中,再次用到了“控制變量法”(你還能回憶起我們前面學習過的控制變量法相關知識嗎?),實驗步驟如下: (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2)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個砝碼,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3)把小桌翻過來,將同一砝碼放在桌面木板上,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分析:步驟(1)和(2)中,讓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_____不變,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步驟(2)和(3)中,把砝碼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 _________不變,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 觀察課本P29圖7.1-3,由甲圖和乙圖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壓下的深度越_____,說明 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關;由乙圖和丙圖可以得出: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大,塑料泡沫被壓下的深度越______,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有關.綜合可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_有關 3.閱讀課本P29的內(nèi)容,完成下列填空,并通過理解定義去理解公式是怎樣寫出的. 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壓強.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壓強,____表示壓力,_____表示物體的受力面積,計算壓強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壓力的單位是_____,受力面積的單位是_____,壓強的單位是_ ___,為了紀念__ _國科學家___ ____,壓強還有一個專用單位叫________,簡稱______,符號是____ __. 1Pa=____ __N/m2 注意事項:使用此公式進行計算時,一定要注意統(tǒng)一單位,并要確定準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就是兩物體相互接觸的面積).除了會計算壓強外,還要會用此公式計算壓力(F=PS)和受力面積(S=F/P)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試著挑戰(zhàn)這個問題: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物理量的定義與壓強類似? 4.仔細學習例題,學會解題 步驟,然后試試看能否完成下面的例題? 例1:桌面上平放著一本字典,字典受到的重力為5N,它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2.5×10-2m2,計算這本書對桌面的壓強.[來源:學.科.網(wǎng)] 例2.你坐在家中的沙發(fā)上與坐在硬板凳上相比教,哪種情況感到舒服些?為什么? 思路引導:兩種情況中,人對板凳的壓力大小都等于人的______,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兩種情況下人受到的壓力是一樣的,但是人坐在沙發(fā)上比坐在硬板凳上時受力面積要_____,由P=F/S可知, 在壓力不變時,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_____,所以坐在沙發(fā)上舒 服些。 通過這個問題的思考,和小組同學討論一下,增大和減小壓強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你在生活中能舉出相應的實例嗎? 6.歸納小結 歸納小結是將問題邏輯關系顯性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學生對整節(jié)課學習目標完成情況做一個小結。不是教師把知識內(nèi)容的歸納印在上面,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科不同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處理。對于簡單的問題,就用“歸納小結”四個字就夠了,如果內(nèi)容比較多,難度比較大,教師可以設計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去完成。教師絕對不能代替學生完成知識梳理和小結。 千萬不能把知識內(nèi)容全部打印在導學案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根本不會再去看書,再去思考,教師又不能像傳統(tǒng)課堂那樣“滿堂灌”,那么知識怎么鞏固?能力怎么培養(yǎng)? 7.當堂檢測 簡單的說,就是“當堂檢測”要和學習目標一致。目標定什么,就學什么,練什么,測什么,要求5分鐘的題量,教師應明確指出該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應該在課堂上完成。同時對題目的難度值可以標出。 8.學習反思 課后反思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一種反思。 從過程來看,可以是學生對預習過程的反思,是對小組交流、同伴互助過程的反思,也可以是對課堂學習過程的反思。 從內(nèi)容上看,主要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具體操作上看,可以引導學生課后“三問”:①預習中不明白的問題會?si穡竣謖飩誑斡心男┦棧瘢浚ɑ蚨允裁次侍夂苡行巳?想舍撾探锑嵖)⑵c勾嬖諛男┪侍?同蕩弄求学生每天问一问准s海骸敖裉歟抑鞫傲-si穡俊?br>學習反思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有學生自己完成,一般導學案上只需要設計這個欄目留空就好了。 五、初中物理導學案的編寫 (一)編寫原則 一是主體性原則:導學案設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設計各種問題,要注意留給學生時間,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發(fā)展,做學習的主人,使導學案真正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的幫手。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杜威教育理論) 二是生本性原則:就是“以生為本”,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zhuǎn)變?yōu)橹饕揽繉W生的學。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xiàn)在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導學案要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一般來說對導學案的難度和容量有明確的要求,那就是保證50%的學生自主學習完成50%的內(nèi)容,通過小組交流完成10%—20%的內(nèi)容,剩下30%左右的內(nèi)容在課堂上完成。 三是探究性原則:導學案要有 ……(未完,全文共24648字,當前只顯示593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初中物理導學案的價值與科學應用的研討) 上一篇:公司專題民主生活會籌備情況匯報 下一篇:初中物理科學探究(新課)的設計與研討 相關欄目:學校 煙草 科技 黨務講話 科學發(fā)展 綜合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