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法治之路,強國之路》課例研究報告 | ||
《法治之路,強國之路》課例研究報告 【內容摘要】 上出一堂循循善誘,別出心裁,輕負高效的課是每一位一線教師夢寐以求的。在漫漫教學道路上,每一位一線教師都自覺或不自覺的終身致力于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有這樣一個夢想。本文以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法治之路,強國之路》一課為切入點,通過詳解其課堂教學過程來探討初中思品課堂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關鍵詞】 思品課堂 教學設計 興趣效率 一、課例產生的背景 《法治之路,強國之路》一課是金華市初中思品青改小組第三屆和第四屆換屆活動中由第三屆青改小組成員——蘭溪聚仁中學的應永新老師上的一堂九年級法律知識復習課。由于本次活動在金華婺城區(qū)的一所農村偏遠薄弱學校舉行,所以授課的對象可能在整體知識素質和思維層面上也稍顯薄弱。學校較少承接類似的較大類型的教研活動,學生對于公開課的上課經歷比較少,所以應老師在上課之前就已經事先告知本堂課的上課內容是關于法律知識的,期望學生做好相關準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歷史上影響我國法治進程變化的相關事件和人物 ○知道法律的相關基礎知識。 ○知道依法_這個_方略的相關知識。 ○知道s_會議對依法_的發(fā)展。 2.能力目標: ○學會對法律相關知識的運用。 ○理解依法_對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重要作用。 ○理解s_會議相關政策提出對我國推進依法_進程重要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依法_的_方略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213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設問:1)“不缺乏信仰法律的人”請列舉戰(zhàn)國時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加以證明。并思考他的觀點對我國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請試從政治角度分析我國缺乏法律信仰傳統的原因。 【學生表現】學生對于針對閱讀材料設置的第一問普遍能回答,但對于第二問則不知所云。課堂陷入僵局,需要教師引導。 【教師引導】我們的課堂是一個互助的課堂,如果同學們對第二問的理解有難度則可以相互之間進行合作,探究。 【設計意圖】教師意在通過材料分析,復習歷史上影響法治進程的重要事件:戰(zhàn)國時,法家的創(chuàng)始人韓非子提出法治思想。同時通過第二問的探討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設計評析】教師選取的材料非常好,貼近主題設計,設問也很有針對性。只是第二問的設置“政治角度”范圍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來說可能太過寬泛,因此,可在教學當中進行適當點撥,把切口變小,讓學生能找到思考的突破口,從而有話可說。 【教學資源】我國近代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律文獻是什么?制定這一文獻,堅持了哪一指導思想?這一文獻的結局如何?試分析造成這一結局的根本原因 【學生表現】學生對于書本基礎知識的掌握比較好,基本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回答出正確答案。但對于需要深入思考和總結的問題則表現不佳。 【設計意圖】教師的這兩則材料及問題的設置,旨在“論從史出”,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和概況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審視當前法治之路 【教學資源】教師展示三段現階段中國法治建設成就的資料: 資料一:材料一:2014年10月20-23日,中共s_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_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本次全會首次以依法_為主題。會議指出:全面推進依法_,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_家。 設問:1)從依法_重要性角度談談“本次全會首次以依法_為主題”原因。 2)《…決定》由中共中央通過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依法_方面有何作用?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核心是什么?完善法治體系前提是什么? 資料二:材料一:s__會議提出, 堅持依法_首先是要堅持依憲_,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 材料二:s__會議提出,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明確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設問:1)試分析材料一中出現的“首先”一詞的理由。 2)國家憲法日的設立,對我們意識上有何要求?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堅持哪些正確的做法? 資料三:材料一:s_會議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 設問:1)請從_方略角度談談為什么要“立法先行” ? 2)請說明“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的原因? 【學生表現】學生能跟著教師的設置進入復習狀態(tài),對于設置的問題同樣是基礎知識類的設問回答較好,總結分析類的回答有難度。在課堂表現上,部分學生漸漸失去對課堂的激情,陷入不思考狀態(tài)。 【設計意圖】教師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通過資料復習有關依法_和憲法的相關知識,并且通過問題的回答讓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憲法意識。 【設計評析】應當肯定教師設計問題層層遞進,貼近教學主題和教學內容,含金量比較高,但連續(xù)三則同樣的文字閱讀資料和同樣一問一答的授課模式讓學生陷入疲憊狀態(tài)。再加上部分問題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思考,教師在展示材料過程和出示答案過程中用時太短,導致很多學生還沒看清材料,還沒來得及思考,教師就急著展示答案,急著出示下一則材料了,所以導致學生并未全面“動”起來。 【教學活動】分組合作探究:要求1.分小組根據創(chuàng)設(可自主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完成不同星級任務,時間5分鐘,推舉代表展示,如有必要可向老師請教 。 提示:一星級任務從是什么角度設問。 二星級任務可從分析原因、危害、影響等角度設問。 三星級任務可從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或得到的啟示等角度進行設問。 【教學資源】1. 出生在1982年的小明,到了上學的年齡爸爸媽媽及時幫他辦理了入學手續(xù)……(八年級) 2. 一天上學時,他吃了燒烤后出現嘔吐現象。老師及時把他送去了醫(yī)院……(八年級) 3.上了初中的小明,有一天了解到村里舉行市人大代表的選舉……(九年級) 4.偶然的機會,小明了解到作為政府官員的舅舅,泄露黨和國家機密,謀取非法利益……(九年級) 5.… 【學生表現】學生對教師展示的情境材料表現出較大興趣,紛紛閱讀起材料來,并陷入思考和討論中。部分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去請示在場的聽課老師。在學生展示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表現比較突出,設計的問題有新意。但也有部分學生不明白老師的用意,沒有設計出問題。 【設計意圖】教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材料和學生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綜合分析、應用和語言組織能力。 【設計評析】此活動的創(chuàng)設不同與前面單純做題的形式,材料情境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齡相仿,能引起學生共鳴,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較高,一定程度活躍了課堂氣氛。但由于教師在幻燈片上展示活動要求時時間太短,導致部分學生并未明白自己要完成的任務,所以影響的合作任務的完成。 環(huán)節(jié)四:展望未來法治之路 【教學資源】教師展示閱讀材料: ……(未完,全文共6551字,當前只顯示315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法治之路,強國之路》課例研究報告) 上一篇:“讀、議、悟、編”小組體驗式英語閱讀教學 下一篇:淺談如何有效提高九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相關欄目:法制 政法武裝 大學生 調研報告 綜合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