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探究BIM技術在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
探究BIM技術在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BIM的英文全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根據參數模型,進行各類項目相關信息的整理,在建設項目的設計、運行和維護過程中實現信息的共享與傳遞,便于技術人員及時了解各類建筑信息,從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BIM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運用,實現了設計單位、建筑單位和維護單位的協同合作,從而提升了施工效率,減少了施工成本,促進了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在建設工程項目造價管理方面,BIM技術不僅可以將項目任何時間內產生的費用進行匯總,而且可以對項目進度和成本的偏差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實現了工程項目造價的精細化與動態(tài)化管理。 2 工程項目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造價管理與市場脫節(jié) 清單計價是目前我國工程造價的主要計算模式,它以相關部門統一編制的預算定額為基礎,結合了市場動態(tài)價格進行調整。一般來說,定額五年進行一次更新,滯后性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69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3.2 項目設計階段 3.2.1 優(yōu)化設計方案 通過BIM模型的構建,使得多個工程造價方案可以由系統自動生成。在項目工程建設過程中,設計單位要選擇模型提供的工程造價最優(yōu)方案,可以采取價值工程綜合評價法,增加方案選擇的科學性、合理性,實現工程造價源頭上的控制。 3.2.2 實現限額設計 運用BIM模型,還可以實現設計概算費用與限額設計指標數據的導入。BIM模型在完成項目工程造價與設計指標的計算后,還能夠將其與設計概算費用、限額設計指標進行分析與比較,從而做好限額設計工作。 3.3 項目招投標階段 在建設工程招標和投標階段,工程量的匯總、工程量清單的編制也可以通過BIM模型實現。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工程量清單編制信息量過大而導致的錯項、漏項問題可以得到有效避免,提升了工程量清單編制的工作效率。工程量清單編制完成后,建設單位在發(fā)送招標文件中將清單附加上去,這對于投標人準確核算工程量、提升工作效率具有積極意義。 3.4 項目施工階段 3.4.1 優(yōu)化施工組織設計 利用BIM技術建立模型,可以將成本信息、構件信息和進度信息包含在內,不僅可以快速、準確地展現不同施工時間或施工階段的進度狀態(tài),還可以對人工使用量和材料、機械臺班消耗量進行迅速匯總。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對項目規(guī)定范圍內的工期、資源總量進行綜合性考慮,利用BIM模型對各個施工小組的工作量進行合理安排,確保各個班組的施工不會在時間上或空間上發(fā)生沖突[1]。 3.4.2 加強進度款支付管理工作 目前工程結算方式包括分段結算、按月結算、單項工程結算和竣工后結算等。在進行按月結算時,難以對當月實際工程量進行區(qū)分,施工企業(yè)為了提早獲取工程款,往往會多報工程量,影響了工程結算的有序性。BIM模型在工程結算上的運用,可以對工程量進行實時的拆分與匯總,制定出造價進度文件,為進度款的審核提供數據基礎。 3.4.3 做好工程變更管理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工程變更現象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會造成施工進度與工程造價的變化。在工程變更審核工作中,不僅要審核變更部位的工程量,還需要審查與之相關的工程量變化,這就造成傳統工程變更審核時間長、工作量大,費時費力。造價人員通過運用BIM模型,可以直接修改變更部位工程量,與其相關的部位工程量會自動進行修改,從而大大方便了造價工作的開展。 3.5 項目竣工決算階段 傳統的竣工決算是以手工計算與軟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造價人員在進行結算文件審核時,需要對構件計算式進行一一核對,還要將其與工程量清單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核算內容繁多,工作量大。運用BIM模型,竣工結算的實際工程在施工階段就已經修改并完善了,可以直接得出竣工決算階段的工程量。固定單價合同是目前工程建設主要采取的合同形式,綜合單價不進行調整,如果工程量發(fā)生改變,工程造價也隨之改變。通過BIM模型綜合單價數據導入,能夠實現框圖出價,不僅提升了結算速度,也減少了糾紛情況發(fā)生。 4 設計單位、建筑單位和維護單位的協同合作 工程周期長是建筑工程建設的突出特征之一。在過程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多個工作主體,包括設計單位、建筑單位和維護單位等。由于各個主體所使用的建筑軟件有所 ……(未完,全文共3266字,當前只顯示181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探究BIM技術在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上一篇:關于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助推整縣脫貧摘帽的對策建議 下一篇:傳達落實區(qū)委工作會議精神情況和2018年工作舉措 相關欄目:質檢 科技 建筑 教師 就業(yè)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