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專題黨課:強化宗旨意識,走好黨的群眾路線 |
專題黨課:強化宗旨意識,走好黨的群眾路線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chǎn)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_總書記強調(diào),對一切侵犯群眾合法權利的行為,對一切在侵犯群眾權益問題上漠然置之、不聞不問的現(xiàn)象,都必須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追責。 《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維護群眾利益的要求以紀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為黨組織和黨員劃出了紀律紅線,為懲處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行為提供了制度依據(jù)。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立足崗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決不允許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侵占和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 一、深刻認識走好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意義 (一)群眾路線充分體現(xiàn)了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zhì)屬性。黨章規(guī)定:“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lián)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75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在革命和戰(zhàn)爭年代,黨的群眾紀律更多地是以密切軍民關系、密切聯(lián)系群眾、解決群眾生產(chǎn)生活問題等形式出現(xiàn)的。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軍之初,“群眾紀律”始終是一個不離左右的關鍵詞。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成為全國范圍內(nèi)的執(zhí)政黨,群眾紀律建設面臨新的課題和考驗。1956年,黨的八大將“必須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遇事同群眾商量,傾聽群眾的意見,關心群眾的痛癢,盡力幫助群眾實現(xiàn)他們的要求”寫入黨章。1982年,十二大黨章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基本要求,明確規(guī)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要求黨員“始終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lián)系,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1983年,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強調(diào),整頓作風,就是“發(fā)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糾正各種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行為,反對對黨對人民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1990年,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決定》指出:“能否始終保持和發(fā)展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盛衰興亡!贝撕,黨中央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等一系列黨內(nèi)文件,都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如何正確處理黨和群眾的關系進行了強調(diào)和補充,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群眾紀律的內(nèi)涵。 進入新時代,_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要站穩(wěn)人民立場,密切聯(lián)系群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_理政全部活動之中。”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_,推進群眾紀律建設不斷制度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首次將群眾紀律寫進黨章。二十大黨章明確提出,黨的政治路線確立之后,必須由黨的組織路線、群眾路線來保證其貫徹執(zhí)行,要求黨員“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與此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開展的歷次集中性教育,都把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作為重要目標之一。這些都是嚴明黨的群眾紀律最根本的要求和體現(xiàn),順應時代發(fā)展,回應了時代需要和人民期望。 三、與時俱進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一)嚴明黨的群眾紀律。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遵守群眾紀律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剛性約束。 ……(未完,全文共3545字,當前只顯示196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專題黨課:強化宗旨意識,走好黨的群眾路線) 上一篇:在全市國資系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推進會上的匯報發(fā)言 下一篇:關于推進殘疾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調(diào)研與思考 相關欄目:黨課教案 教育 七一黨建專題 黨章 群眾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