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論文:著力創(chuàng)新地稅系統(tǒng)作風建設 |
論文:著力創(chuàng)新地稅系統(tǒng)作風建設 摘要:近年來,地稅部門一直以來著力開展作風建設,通過抓作風帶隊伍,以“作風建設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掀起了轉變作風的高潮,地稅系統(tǒng)的作風實現了大轉變。但是,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思想認識的偏差,使得作風問題仍然層出不窮。本文擬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手,探討地稅系統(tǒng)如何進一步創(chuàng)新作風建設。 在迅速發(fā)展的地方經濟社會中, 基層地稅部門承擔著稅收管理和稅收服務的重要職能。地稅部門既是政府公開對外的標志,也是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 其作風水平的高低直接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作風的好壞,事關一個單位的興衰成敗。好的作風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發(fā)展環(huán)境,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好的作風則會導致人心渙散、精神低迷,最終喪失影響長遠發(fā)展。因此,必須通過加強基層地稅部門的作風建設增強納稅人經濟利益的保障,帶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一、作風建設與加強作風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作風建設的涵義 作風是人們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和行為。地稅隊伍的作風,是指其思想政治素養(yǎng)、地稅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道德素質的外在反映。在地稅工作實踐中具體展現為系統(tǒng)行風。 (二)作風建設重要意義 1、加強作風建設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 偉大事業(yè)成活生生的現實,源于優(yōu)良作風的保證。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胸懷中國夢這一偉大理想,要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理想,就必須加強作風建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02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工作環(huán)節(jié)表現三為,一是不作為!盁o過就是功”,主觀能動性不強,人在崗心不在崗。二是緩作為,主要表現為執(zhí)行不力,執(zhí)行乏力。對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各項工作安排,不重視、不落實、不貫徹,導致工作脫節(jié)、協調不力,政令不暢。例如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在某些環(huán)節(jié)上沒有得到徹底貫徹落實。三是亂作為,在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員缺乏主動性,一直敷衍了事,且沒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任何工作都馬馬虎虎,收“人情稅”、“關系稅”等,甚至以公謀私,嚴重損害了納稅人的利益。 (一)思想認識偏差 思想不穩(wěn),價值觀不正確。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影響,有些地稅干部世界觀、價值觀發(fā)生偏離,待遇上高要求,工作上低標準,本位思想嚴重,只干份內的事,只關心對自己有利的事,缺乏團隊精神和大局觀念,對全局性事務不過問、不參與、不協作,不愿意把自己的能量發(fā)揮到極致,充分展示自己的潛能。 鑒于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影響,部分地稅干部對稅務管理、稅收服務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 普遍認為征稅機關和工作人員地位上高于納稅人, 工作姿態(tài)高高在上, 工作低標準,待遇高要求,眼高于手,官僚色彩濃重,且從業(yè)態(tài)度惡劣,缺乏大局觀和團結協作精神, 自私自利, 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納稅人的評價極差。 (二)綜合素質欠缺 素質不齊,學習風氣不濃。為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各級稅務機關都注重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江西地稅還開通了網絡學院方便稅務干部學習,同時在全省對基層地稅干部進行輪訓,這些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少數人學習懶散、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對學習毫無興趣,對新生事物漠然視之,得過且過。工作沿用老一套,沒有起色,毫無新意。信息化的社會必定有各種現象和問題層出不窮, 這也給稅務管理與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 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但部分地稅干部不思進取,居于現狀,態(tài)度消極,忽視新生事物,在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作上依舊延續(xù)“老一套”,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日子得過且過。 (三)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作風不實。敬業(yè)精神不強。在系統(tǒng)內,絕大多數人熱愛地稅工作,但也有少數人工作缺乏主動性,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不強,沒有充分釋放自身潛能去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滿足現狀,創(chuàng)優(yōu)活力不足。不少地稅干部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工作馬馬虎虎、敷衍塞責,甚至收人情稅、關系稅、以權謀私。面對日新月異的形勢、日益繁重的稅收任務、日益增大的征管難度,卻不愿意付出相應的勞動,創(chuàng)優(yōu)意識不強,活力不足。 三、解決作風問題探索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一抓有好轉,松一松就反彈。我們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作善成,防止虎頭蛇尾。當前加強作風建設,就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以貫徹落實_精神作為切入點,著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四風”問題,讓黨內風氣來一個好的轉變。 轉變干部作風是一個系統(tǒng)的建設工程,既要治“標” ,更要治“本” ;既要整治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作風,更要強化思想作風建設,蕩滌靈魂深處和思想上的不健康、不作為觀念。觀念的更新和轉變,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乘借這次促進作風轉變的東風,專心學習,深刻剖析,觸及靈魂,真心行動。各級組織都要真抓實干,不走過場,不空喊口號,不應付。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帶頭轉變作風,讓干部和群眾看到領導者的真“范兒” ,讓大家心服口服地跟著“轉”和“變” ,形成一種健康、團結、和諧、開拓進取的昂揚氣勢。 (一)要文化引領。制度是硬保障,讓人客觀上不得不去轉作風;文化是軟引領,讓人主觀上努力去轉作風。制度重在推動,文化重在引導,制度“推力”加上文化“引力”,兩力合一,才能真正讓轉作風成為廣大干部職工內化于心的自覺行動。要將轉作風與地稅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要把心里裝著群眾、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作風過硬、“老黃!笔降南冗M典型挖掘出來,并借助道德講堂平臺,進行正面宣傳引導,從而營造轉作風的良好氛圍。要上下聯動。轉作風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tǒng)工程,要從上到下一個標準、一個力度,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事業(yè)觀和權力觀,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強化服務意識,把改作風內化為精神追求和工作習慣,在思想深處觸動“密切聯系群眾”這個根本,經!罢甄R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根除庸、懶、散,提倡勤、廉、善,逐步形成全系統(tǒng)上下“一盤棋”聯動格局,真正使好的作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落實到每一位地稅干部身上。怎么檢驗轉作風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干出來的。作風轉得好不好、快不快、到位不到位,最終都要體現和落實在財稅收入是否沒有水分、結構優(yōu)化,地稅工作基礎是否夯實穩(wěn)固,地稅改革和發(fā)展是否取得新進展,地稅隊伍素質是否優(yōu)良,要經得起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二)抓住制度建設這個 ……(未完,全文共5529字,當前只顯示266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論文:著力創(chuàng)新地稅系統(tǒng)作風建設) 上一篇:2015年上半年黨建工作總結 下一篇:關于做好查擺問題階段有關工作的通知 相關欄目:文教論文 綜合論文 作風 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