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縣委教育工委2018年度工作總結 |
縣委教育工委2018年度工作總結 一年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委教育工委緊緊圍繞縣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初計劃,以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教育部和省市縣黨建工作重大部署,嚴格落實中小學黨建工作責任,緊緊圍繞把中小學校黨組織建設成“五強五好”的基層戰(zhàn)斗堡壘為目標,以黨建工作引領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F(xiàn)將2018年度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緊扣一個“核心”,堅持正確辦學方向 堅持以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緊扣“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核心,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不偏離。一是強化組織領導?h委教育工委始終把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工委會定期研究推動,明確提出包片班子成員和各黨支部書記作為責任人。同時,進一步理順黨組織關系(縣委教育工委轄44個黨支部,4個黨總支),將全縣中小學校黨組織整建制劃轉教育工委統(tǒng)一管理,不斷強化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政治引領,為提升全縣教育教學水平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二是強化基本保障。根據工作需要各支部配齊配強黨務工作者,黨建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安排,支部整合利用學,F(xiàn)有場所,設立黨員活動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91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三)鍛造一支“隊伍”,踐行立德樹人宗旨 堅持以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為重點,推進“云嶺紅燭•育人先鋒”品牌創(chuàng)建。一是聚焦政治過硬。以“云嶺紅燭•育人先鋒”創(chuàng)建活動為引領,以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核心內容,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三進”工作,_總書記提出的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三愛”教育活動、“國旗下的演講”、“送教下鄉(xiāng)”、“三聯(lián)三為”等活動,讓教師隊伍增強“四個意識”、樹牢“四個自信”。二是聚焦能力過硬。大力實施名校長、名師、校(園)長后備人才庫“雙培養(yǎng)”工程,組建“名師工作室”,采取上掛、外派和“國培”“省培”等方式精準施策,著力培養(yǎng)一批名優(yōu)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018年共開展各類教師培訓活動84次,542人次參加省、市、縣級38個名師工作室教學研討。1021名中小學教師參與了普洱市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遠程培訓“高效課堂的動力激發(fā)與資源優(yōu)化”專題培訓學習,截止2018年11月底,我縣共完成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達5270人次,其中國家、省級培訓達517人次。三是聚焦師風過硬。制定《江城縣教師師德師風考核辦法》,構建師德教育新機制。開展“身邊榜樣”、“云嶺紅燭•育人先鋒”、“學思踐悟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和道德模范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緬懷先烈不忘初心”黨性教育等活動。例如:整董中心完小黨支部組織開展了“三亮三比三評三滿意”活動,通過制定體現(xiàn)工作實際的合格黨員標準,佩戴黨徽并擺放“黨員先鋒崗”桌牌,簽訂并公開展示《黨員承諾書》,組織黨員“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通過組織“云嶺紅燭•育人先鋒”創(chuàng)建活動,大力選樹工作能力強、工作作風硬、工作業(yè)績好的先進典型,引導黨員“比能力、比作風、比業(yè)績”;通過家庭委員會、學生、教師評選出當年最受歡迎的教師;通過“三亮三比三評”,圍繞“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目標,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全體教師做“四有”老師,以高尚的師德和優(yōu)良的師風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做實一批“品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不斷豐富工作載體,實現(xiàn)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工作互促共進,著力打響“教育名縣”品牌。一是打造紅色教育品牌。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用好“一山(山神廟埡口阻擊戰(zhàn)遺址)一陵(烈士陵園)一館(召存信展示館)”等紅色文化資源,廣泛開展“不忘初心·青春向黨”、“紅領巾心向黨”、“我們的節(jié)日”、“國旗下講話”和“紅旗飄飄引我成長”等主題活動,抓實紅色文化進校園,讓全縣師生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二是打造惠民教育品牌。統(tǒng)籌推進學前、義務教育、高中和職中發(fā)展,釋放教育惠民最大紅利。制定《江城縣教育精準扶貧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2018年度累計資助貧困學生41330人次,3957.21萬元,投入5209.01萬元改善基礎教育條件,教育扶貧取得顯著成效。三是打造“三江教育”品牌。全縣確定3所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示范點(縣一中、整董鎮(zhèn)中心完小和勐康小學),以“學校黨建陣地建設好、黨的組織班子建設好、學校黨員隊伍建設好、黨建工作機制建設好、學校發(fā)展工作業(yè)績好、黨建特色主題突出好”“六個好”為主要內容,在全縣全面開展中小學校黨建規(guī)范化建設。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重使用、輕培養(yǎng)。學校的發(fā)展主要取決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由于學校黨建隊伍平時主要是陷于紛繁復雜的教學工作事務中,繼續(xù)教育、培養(yǎng)也集中于教學能力的提升機會,很少顧及于黨建業(yè)務提升和黨性教育。而一些學校領導又往往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對抓黨建促教學研究不夠、辦法不多,導致黨務干部重使用、輕培養(yǎng)。 2.投入不足,硬件設施配備不足。由于江城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縣財力薄弱,教育經費投入及辦學條件遠不能滿足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即使近幾年來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但仍存在部分學校校舍不足、運動場地不足和現(xiàn) ……(未完,全文共4262字,當前只顯示236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縣委教育工委2018年度工作總結) 上一篇:2018年度理論武裝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自查報告 下一篇:在“改革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大討論專題組織生活會的個人對照檢查剖析材料 相關欄目:黨委 共青團 五一和五四節(jié)日專題 教育 工委 幼兒園 年終總結 工作總結 個人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