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在全縣中小學教師師德素養(yǎng)與育人能力提升全員培訓開班儀式上的講話 |
在全縣中小學教師師德素養(yǎng)與育人能力提升全員培訓開班儀式上的講話 各位老師,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正月十一,俗話說“十五里頭都是年”,首先,我在這里代表局黨組給各位老師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進步、事業(yè)進步,也祝*教育蒸蒸日上!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在這個辭舊迎新、承上啟下的關鍵節(jié)點,我們專門拿出三天時間,舉辦中小學教師師德素養(yǎng)與育人能力提升全員培訓活動,主要目的:一是學習領會中央《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設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筑牢教育強國根基;二是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工作安排,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yǎng)培訓質(zhì)量,培養(yǎng)造就高水平教師隊伍;三是共同以*教育人的身份叩問初心使命,迅速收心歸位,進入工作狀態(tài),以時不我待、奮勇爭先的拼搶勁頭,團結奮進開創(chuàng)*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新局面的一次精神動員和全員誓師大會。本次培訓內(nèi)容豐富、課程務實,既有專家教授的親臨授課,也有線下學員的互動交流,既有政策法規(guī)的深入解讀,也有對典型案例的檢視剖析,相信經(jīng)過開學前的蓄能充電,大家在即將開啟的新學期里,一定都能夠彰顯新?lián)、展示新形象、實現(xiàn)新作為! 教師是興教之源,立教之本,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直接決定了教育的質(zhì)量和水平。可以說,沒有一支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我國要建設教育強國、*要建設教育強省、*要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和全國教育名地、我們*要擦亮教育品牌和發(fā)展品質(zhì)教育這些目標任務就都不可能實現(xiàn)。那么,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我認為落腳點就在弘揚_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上,也就是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124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赤子心,守教育良知之責!疤斓鼐H師”,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教師為什么受人尊敬?_總書記強調(diào),“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育是良心活,是民心活,國家把學校交給我們,家長把學生托付給我們,可以說,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命運、民族的興衰、祖國的未來,一定程度上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因此教育事業(yè),責任重大、使命崇高,容不得半點虛浮。陶行知先生堅守“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生信念,為了要使全中國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拋棄大學教師的優(yōu)裕生活,穿上布衣草鞋奔赴鄉(xiāng)村,努力探索實踐平民教育、鄉(xiāng)村教育、勞苦大眾教育,他說“只要是為老百姓造福,我們吃草也干”。于漪老師深耕教壇70年,九十歲高齡依然活躍在語文教學改革的第一線,堅持聽課評課,她說:“教師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xiàn)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我22歲大學畢業(yè)出來做教師,至今不敢有絲毫懈怠。”張桂梅校長扎根滇西山區(qū),用生命托舉2000多名農(nóng)村女孩走出大山,她以“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誓言,深刻詮釋了我們教育人的赤誠之心。我想,這份赤誠、這份責任,還是李鎮(zhèn)西老師三十年如一日記錄《教育手記》的堅持、是陳立群老師從浙江遠赴黔東南貧困地區(qū)支教助學的義舉、是張玉滾老師用扁擔挑出鄉(xiāng)村孩子未來的擔當,更是我縣以牛建東、侯小娟、周鵬、侯云猛等為代表的優(yōu)秀教師_的默默耕耘和敬業(yè)奉獻。我們廣大教師要明白“教師”前面有“人民”二字,這項事業(yè)是沉甸甸的托付和信任,更是熱騰騰的責任和希望,在教育之路的漫漫征途上,希望我們都能以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鼓足干勁,全力以赴,以自己的榜樣力量影響和帶動學生,托舉起他們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三)工匠心,鑄專業(yè)發(fā)展之魂。_總書記曾指出,“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種做事極為認真、細心、執(zhí)著、求精的精神追求。我們從事的是育人的事業(yè),不僅僅擔負起“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更要塑造學生美麗的心靈、良好的人格,所以我們教師必須要具備工匠精神。我們教師的工匠精神體現(xiàn)在哪里?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帶領團隊將課程方案迭代11版,用五年時間完成教育改革的“靜悄悄革命”,我想這就是教師的工匠精神;我們市教育局的楊文普主席在西峽教學時探索出了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zhì)疑再探的“三疑三探”模式,引領課堂教學革命,成為*教育一張閃亮名片,我想這也是教師的工匠精神。這種工匠精神,正如《莊子》中“庖丁解!钡闹腔郏莆找(guī)律,鉆的進去,方能游刃有余。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不是工業(yè),而是農(nóng)業(yè)”,農(nóng)業(yè)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精耕細作,而工業(yè)講究的是整齊劃一的流水線作業(yè),任務完不成加個班就好了,但是禾苗不長,我們不能“拔苗助長”,這就需要我們備課時多一分考據(jù),要根據(jù)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準備相應的表達和講授方法,明確教學目標,調(diào)整好自我狀態(tài),堅持做到課沒有備好就不進教室;課堂上多一分雕琢,要認真琢磨怎么樣讓學生課堂45分鐘都全神貫注?學生喜歡怎樣的授課方式?如何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作業(yè)設計多一分巧思,作業(yè)多、作業(yè)量大一直是學生和家長反映強烈的問題,如果說高中生作業(yè)多點還無可厚非,小學生布置那么多家庭作業(yè),我感覺是在扼殺他們的天性。孩子們本應該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可是卻被堆積如山的作業(yè)、頻繁的考試、各類補習班大量擠占課余時間,睡眠時間不足,體質(zhì)下降,精神焦慮,帶來了一系列抑郁、自卑、厭學等心理問題。我認為,作業(yè)不在多而在精,要著重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切忌機械性刷題;作業(yè)上可以留下一段言簡意賅、中肯受用的評語,讓學生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學生的作業(yè),不能讓家長監(jiān)督去完成,也不能要求家長去批改或者簽核作業(yè)。今年春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定要讓學生從家庭作業(yè)的書山題海中脫離出來,從校外培訓的虎窟狼窩中解救出來?吭黾雍⒆幼鳂I(yè)量來提高教學成績不是工匠精神,我們要在高效課堂上下功夫,“慢工出細活”,才能讓教育成為精妙絕倫的藝術。 二、以“用情”為脈,厚植做教育的溫度 中華民族歷來重真情、尚大義。白居易有詩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只有靠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他人。教育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我們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就必須以情感人,以愛育人,做有溫度的教育。 (一)家國情,至誠報國。有人說,我們都在從事著平凡的工作,“報國”跟我們老師沒有多大關系,此言差矣。華為創(chuàng)始人兼CEO任正非曾講過這樣一句話,“教育是最好的國防。把教育做好,國家就有未來,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我非常贊同。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與國的競爭日益激烈,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必須成為國家利益的堅定捍衛(wèi)者,必須始終將“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國家之問貫穿教育工作全過程,絕不能培養(yǎng)社會主義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yǎng)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我們的學校必須堅持每周升國旗儀式,要讓國旗永遠在校園高高飄揚,讓國歌響徹在師生的心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diào)“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我們要堅決摒棄過去“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錯誤觀念,要不斷加強中小學生的政治歷史人文教育,讓他們了解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教育他們“不忘祖國,不忘祖籍,不忘身 ……(未完,全文共8033字,當前只顯示3223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全縣中小學教師師德素養(yǎng)與育人能力提升全員培訓開班儀式上的講話) 上一篇:2025年上學期開學典禮演講:從苦中打出,因苦而回甘 下一篇:黨支部2024年組織生活會班子對照材料(四個帶頭) 相關欄目:教育 學校 教師 其他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專題 培訓 慶典致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