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關于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
關于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學風建設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手段,是一所大學的生存之本、發(fā)展之魂。優(yōu)良學風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重要保證。*年起,高校招生人數(shù)逐年快速增加,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培養(yǎng)走向大眾化教育,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期望成為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實際需求。但是,高校的不斷擴招導致高考錄取分數(shù)逐年降低,普通高校生源質量嚴重下降,高校學風問題日益凸顯。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直接關系到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培養(yǎng)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綜合發(fā)展和民族的前途。因此,高校的學風建設需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與關注。 一、高校培育優(yōu)良學風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中學風是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治學風氣和學校的學習氛圍的綜合表現(xiàn)。培育優(yōu)良學風,對于青年學生、高校和國家有著重要意義。 (一)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 大學生是黨和國家最寶貴的人才資源,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前途。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離不開自己的刻苦努力,離不開教師的知識傳授,離不開校園的良好環(huán)境。優(yōu)良的學風能夠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投身于學習中。優(yōu)良的學風能夠形成教師嚴謹?shù)闹螌W風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優(yōu)良的學風能夠營造校園濃厚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因此,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需要優(yōu)良學風,優(yōu)良學風可以讓學生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較強的專業(yè)實踐技能,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讓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17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四)學習效果不理想 調查結果顯示,*.*%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習效果不好,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習效果還可以,學習成績良好;只有*.*%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習效果非常好,學習成績優(yōu)秀。分析學生學習效果不好的原因,*.*%的學生認為自己缺乏學習目標和動力、厭學、為考試而學;*.*%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對;*.*%的學生認為自己浮躁不踏實,考試突擊,滿足于現(xiàn)狀,進取心不強?梢,高校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不滿意,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自身的內動力不足。 (五)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的學生表示教師的教學水平優(yōu)秀,*.*%的學生表示教師的教學水平良好,*.*%的學生表示教師的教學水平差,*.*%的學生表示教師的教學水平非常差。分析教師教學水平差的原因,*.*%的學生認為教師講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不能吸引自己,認為學習比較乏味?梢,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學課堂的吸引力不足。 (六)學校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近*.*%的學生認為學校服務一般,*.*%和*.*%的學生認為學校服務水平差和較差。分析學校服務水平差的原因,*.*%的學生認為教育服務理念滯后導致服務水平不高。可見,高校的教育服務水平仍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育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校學風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學生、學校和社會等多方面因素都會導致學風出現(xiàn)問題。 三、高校學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 第一,多元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伴隨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歷史虛無主義、實用主義、消費主義等_腐朽文化的影響,使得一些不能正確辨別是非對錯的大學生認為學習的知識無用,沒有必要學習知識,學習動力進而喪失。第二,市場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伴隨市場經濟的繁榮發(fā)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在大學校園滋生、蔓延,人們開始注重物質享受,大學生的學習目標功利化,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第三,就業(yè)形勢變化帶來的錯誤導向。當前,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十分嚴峻,不同行業(yè)的薪資和晉升差異很大,農林院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相對更難,導致部分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另外,就業(yè)競爭中仍然存在社會關系的競爭和利益關系的選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的學生往往能找到大家期盼的好工作,嚴重挫傷了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部分大學生打心眼里不愿意學習。 (二)學校因素 第一,學校辦學理念存在偏差。部分學校忽視高等教育規(guī)律,只是盲目擴招,過度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學校辦學的焦點只是集中在招生和就業(yè)上,而忽視了最為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第二,學校管理機制不完善。部分學校不夠重視和支持學風建設,沒有形成多部門聯(lián)動的學風建設工作大格局,缺乏學風建設的長效管理機制,對學生學習管理、成長發(fā)展和學業(yè)預警難以進行科學管理和有效指導。第三,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當前,高校教師職稱晉升與科研成果沒有完全脫鉤,部分教師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搞科研和校外兼職,進而謀取職稱晉升和實現(xiàn)增資加薪。正因為教師重科研、輕教學,有的教師備課不認真,上課照本宣科,講課枯燥乏味,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內容脫離社會需求,教學效果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三)學生因素 第一,高考擴招導致生源質量下降。自19*年高校擴招以來,高校大學生數(shù)量逐年增加,很多高考成績較低的學生進入高校學習深造,其中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全、學習能力較弱,又缺乏勤奮學習的品質,導致學生學習很容易掉隊。第二,混文憑的學生仍然存在。當前,部分學生認為上大學就是混一張文憑,只求考試能夠及格、畢業(yè)能夠通過就行,沒有更高的學習理想和目標追求。部分學生認為“讀書無用”,他們的學習目標不清、學習動力不足,認為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是無用的,以后再學也不遲。部分大學生過度依賴手機,大部分時間用在網絡游戲和社交聊天上,學習時間嚴重縮水,注意力缺失、拖延癥等相關問題日益突出,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夠。第三,專業(yè)興趣不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當前,不少學生的高考志愿是父母代填,或者聽從了親戚朋友的建議,特別是農業(yè)專業(yè)學生調劑比例很高,他們對所學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前景不是很清楚,專業(yè)學習興趣不高,有些學生深感自己“走錯了道”,在學習上缺乏熱情和動力。 四、高校培育優(yōu)良學風的對策建議 (一)學生層面 第一,增強學生的學風意識。優(yōu)良學風建設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學習風氣受其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影響,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清、學習態(tài)度不正、學習效果不好等與他們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直接相關,但歸根結底還是理想、信念和世界觀的問題。大學生應當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的堅定理想信念,將個人的成長成才與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緊密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內動力,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努力成長成才。 第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最強的動力來源。我們要通過多重手段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要抓住新生入學教育、專業(yè)認知教育、畢業(yè)典禮等關鍵機會,邀請學術知名專家、教授、優(yōu)秀校友講解學術前沿動態(tài),分享成才經歷,增強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的興趣,激勵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念。 ……(未完,全文共6326字,當前只顯示304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關于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上一篇:關于市老舊小區(qū)住宅加裝電梯問題思考與探索 下一篇:關于新形勢下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現(xiàn)狀與解決措施建議 相關欄目:學校 作風 建筑 調研報告 工商 文教論文 綜合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