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黨課:筑夢新時代奮斗正青春 |
黨課:筑夢新時代奮斗正青春 根據(jù)教育計劃安排,今天我圍繞“筑夢新時代,奮斗正青春”這個話題與大家進行交流。當前,從擔當作為看,新時代中國青年在各自崗位上奮斗奉獻、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在基層一線經(jīng)受磨礪、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走在前列、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展現(xiàn)出不怕苦、不畏難的別樣風采。青春如火,燃燒著激情與活力;青春如花,綻放著智慧與希望。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時隔一個多世紀,依舊使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歷史前行,先驅(qū)不會遺忘,歲月流轉(zhuǎn),革命精神永存。100多年來,“五四精神”激勵著我們新時代青年黨員,在奮斗中錘煉本領,在磨礪中增長才干,矢志成為中華民族的希望與脊梁。今天我們就聊聊理想、拼搏與幸福那些事。 一、有理想,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人為什么一定要有夢想?”其中一個高贊回答道:“唯有熱愛的,才值得為之奮斗和犧牲。”夢想是生活的彩蛋,只有堅持夢想的人,才能在某一刻不期而遇。安東尼·羅賓曾說:“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比撕腿说牟罹嗍鞘裁磿r候拉開的?也許就是從你放棄夢想的那一刻開始的。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一)激揚雄心壯志,就要敢于“深耕細作”。我很贊同一句話:“一個人圍著一件事轉(zhuǎn),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圍著你轉(zhuǎn);一個人圍著全世界轉(zhuǎn),最后全世界都拋棄你!57歲那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這一年,距離他開始寫作已經(jīng)過了整整31年。那一年,他風光無限。許多讀者比莫言還著急,希望他盡快出新作品。然而,莫言卻沉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121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敢拼搏,是一種多么高貴的品格 世界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努力的模樣。有人說,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去看看它凌晨四點鐘的樣子,因為這個時候,為了夢想而努力打拼的人,就是這座城市的陽光。 (一)久違的“北大站飯圖”。《時間之書》里寫道:“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你所有走過的路,時間都會為你寫出結(jié)果,而這個結(jié)果的好與壞,就在于你的時間花在了哪條路上。北大有一種“站飯文化”,一直以來都被大家熱議。在北大燕南食堂,學生打飯后不會去找座位,而是飯拿到手后立即開吃。在這里,你經(jīng)?吹綄W生見縫插針地站在各種能站的地方用餐。他們端著飯碗,快速扒拉著飯菜,5-10分鐘就能隨便對付一餐。他們這樣做的目標就只有一個:站著吃飯可以省去很多時間,吃完飯可以快速回到圖書館、自習室繼續(xù)學習。曾看過一句話:“人生有許多個十年,可是如果剛好是18歲到28歲,那就是一輩子!彼辛鬟^的汗,都會開出驚艷的花;所有偷的懶惰,都會結(jié)出苦澀的果。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或許是在10年前,就已經(jīng)為你現(xiàn)在的生活埋下了伏筆。同志們,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笨舷驴喙Ψ、硬功夫,也是一種大智慧。黨的優(yōu)秀理論家和接觸理論工作者艾思奇曾講過,做學問有兩條經(jīng)驗,一條是,在腦子里經(jīng)常裝一兩個問題,有空就想想,讀書、看報、聽廣播、交流、參觀時,遇到有關資料就及時記下來,日積月累,就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問題往往就解決了。另一條是,多練筆。兩條經(jīng)驗歸結(jié)起來,無外乎一個“勤”字,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勤學、勤思考的習慣,艾思奇才能寫出膾炙人口的《大眾哲學》。自身的能力怎樣精進?事業(yè)的瓶頸如何突破?答案或許有很多,但有一條肯定是繞不開的,那就是:肯花力氣、肯下苦功。堅持不懈、堅韌不拔、堅定不移,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這樣的努力必有所得,這樣的人生必有收獲。 (二)驚人的“懶螞蟻效應”。日本北海道大學的進化生物研究小組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螞蟻進行追蹤,以觀察它們的分工情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都很勤快,清理蟻穴、搬運食物、照顧幼蟻,幾乎沒有停歇。然后,有少部分的螞蟻卻無所事事,終日在蟻群周圍東張西望,從不工作。有趣的是,當研究小組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勤快的螞蟻立馬亂成了一團。而“懶螞蟻”們則不慌不忙,帶領蟻群向新的食物源轉(zhuǎn)移。原來螞蟻們不是懶,而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上。它們看起來游手好閑,但腦子里沒有停止過思考,這就是著名的“懶螞蟻效應”。“豆瓣”上,有個叫“殺死偽勤奮”的小組,里面有這樣一句特別扎心的話:“機械式努力的背后,不過是一種肌肉的習慣性運動。這看起來是勤奮,其實是腦子的偷懶!庇幸粋詞語叫“窮忙”,生動詮釋了那些試圖用“我很努力”來麻痹自己,然后安心走向死循環(huán)的人。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往往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維的深度。大家想,一根小柱子、一截細鏈子,緣何能圈得住千斤重的大象?原來,大象幼年時被馴象人用鐵鏈綁在柱子上,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擺脫。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象逐漸把順從當作習慣,雖然長大后可以輕而易舉地擺脫束縛,但它早已失去了擁抱自然的意愿?梢哉f,圈住大象的并不是鐵鏈,而是長久以來的慣性思維。習慣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這告訴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要給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間,才能靜聽靈魂深處的_,才能找到人生最有價值的路徑。擺脫低質(zhì)量的勤奮,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是我們?nèi)松M階的第一步。 (三)可敬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比利時《老人》雜志曾經(jīng)針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發(fā)起一項調(diào)查:當你老了,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有人后悔沒有好好善待身體,有人后悔沒有好好教育孩子,有人后悔沒有好好珍惜伴侶。高達92%的老人后悔年輕的時候不夠努力,導致一生一事無成。蔡康永曾在節(jié)目上說:“15歲時,你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時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能道歉,不好意思,我不會。18歲時,你覺得英語難學,到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最初的放棄和放任,往往會成為人生路上的遺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公認的“最沒有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他曾講到:“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試所有痛苦,這種事情可不是一輩子什么時候都會遇到的!蹦愕拿恳淮闻,都是在雕刻生活;你的每一次堅持,都是在塑造自己。奮斗再無頹廢時,人生定有逆襲日。姜子牙80歲掛帥,司馬懿60多歲才受重用,劉備40多歲才有了自己的隊伍,J·K·羅琳被拒絕12次后才出版了第一部《哈利波特》。作為新時代青年黨員,就要時刻牢記_總書記的青春寄語: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做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記憶。 ……(未完,全文共6559字,當前只顯示315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黨課:筑夢新時代奮斗正青春) 上一篇:街道黨工委書記在基層黨建“提質(zhì)增效”專項行動部署會上的講話 下一篇:縣委書記在2025年全縣警示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相關欄目:黨課教案 五一和五四節(jié)日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