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在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
在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推進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關工委會議和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總結2023年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成效,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推動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參加今天會議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xié)分管領導,各縣(市、區(qū))關工委主任、常務副主任,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市關工委成員單位代表,以及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街道)關工委負責人。剛才,*區(qū)關工委、*縣教育局、*街道辦事處、*企業(yè)關工委分別就培根鑄魂、普法護蕾、家教育人、幫困解難等工作作了匯報發(fā)言,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為全市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抓好落實。下面,結合全市實際,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工作成效,增強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信心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長遠、責任重大。2023年,全市各級關工委和相關部門堅持以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青少年成長成才需求,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huán)境。 (一)培根鑄魂工程深入實施,青少年思想道德素養(yǎng)持續(xù)提升 我們始終把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放在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一是深入開展理論宣講活動,組建由老黨員、老教師、老模范等組成的“五老”宣講團120支,全年開展“學習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等主題宣講860場次,覆蓋青少年32萬人次,其中縣的“紅色故事進校園”活動,邀請老戰(zhàn)士講述革命經歷,累計舉辦120場,參與學生達5.8萬人次,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明顯增強。二是豐富愛國主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39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四)幫困解難工程成效明顯,困境青少年得到有效幫扶 我們始終關注困境青少年的成長需求,整合各方資源,加大幫扶力度,為困境青少年排憂解難。一是開展助學助困活動,建立困境青少年檔案8600份,全年發(fā)放助學金32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2800名,其中*縣關工委開展“圓夢助學”行動,籌集資金50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120名,幫助他們順利入學。二是關愛特殊_青少年,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疾青少年等特殊_開展關愛服務,組織“五老”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1.2萬對,定期開展學業(yè)輔導、心理疏導、生活照料等服務。鎮(zhèn)關工委為轄區(qū)內280名留守兒童建立“親情驛站”,配備電腦、電話等設備,方便留守兒童與父母視頻通話,全年累計通話時長達3200小時,讓留守兒童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三是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開展“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服務活動,組織心理咨詢師為青少年提供心理輔導6500人次,其中市針對中考、高考學生開展考前心理減壓輔導80場次,幫助5000余名學生緩解心理壓力,以良好的心態(tài)應對考試。同時,開展“愛心捐贈”活動,為困境青少年捐贈圖書2.5萬冊、衣物1.8萬件、學習用品3萬套,切實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困難。 二、正視問題不足,清醒認識關心下一代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與新時代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要求相比,與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需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工作覆蓋范圍不夠廣泛,城鄉(xiāng)之間存在差距 目前,我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在城市地區(qū)開展得相對較好,活動形式多樣、覆蓋面較廣,但在農村地區(qū),尤其是偏遠鄉(xiāng)村,工作開展還不夠深入,存在覆蓋不全面的問題。據(jù)統(tǒng)計,城市中小學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覆蓋率達到95%以上,而農村中小學的覆蓋率僅為70%左右;城市社區(qū)的未成年人保護站功能較為完善,活動開展頻繁,而*鎮(zhèn)、*鄉(xiāng)等農村地區(qū)的部分社區(qū)(村),未成年人保護站建設滯后,設備簡陋,專職人員不足,難以開展有效的關愛服務活動。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_的關愛服務還存在盲區(qū),一些偏遠鄉(xiāng)村的困境青少年無法及時得到有效的幫扶,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整體推進。 (二)工作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專業(yè)能力需要提升 關心下一代工作隊伍雖然在不斷壯大,但還存在結構不合理、專業(yè)能力不足等問題。一是“五老”隊伍老齡化現(xiàn)象較為突出,全市“五老”志愿者平均年齡達到65歲,年輕的“五老”人員較少,在開展活動時精力和體力有限,難以適應新形勢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需要。二是專業(yè)人才匱乏,從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輔導、法治教育等方面的專業(yè)人才不足,尤其是在農村地區(qū),很難找到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和法治輔導員,導致相關服務質量不高。三是隊伍穩(wěn)定性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部分志愿者參與工作的積極性不高,流動性較大,影響了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區(qū)關工委反映,部分“五老”志愿者因身體原因或家庭事務,無法長期堅持參與志愿服務,導致一些幫扶活動難以持續(xù)開展。 (三)工作機制不夠健全,協(xié)同聯(lián)動效果不佳 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部門、各單位密切配合、協(xié)同發(fā)力,但目前還存在部門之間協(xié)調不夠、聯(lián)動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一是部門職責不夠清晰,部分工作存在交叉重疊或責任空缺的現(xiàn)象,比如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民政、教育、司法等部門的職責劃分不夠明確,導致一些工作推進緩慢。二是資源整合不夠充分,各部門、各單位的資源未能有效整合利用,存在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現(xiàn)象,未能形成工作合力。比如,教育部門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與關工委開展的活動缺乏有效銜接,造成資源浪費。三是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考核評價還不夠科學規(guī)范,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檢查和激勵機制,導致部分單位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工作積極性不高。 (四)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活動形式較為單一 在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中,部分地區(qū)和單位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活動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難以滿足青少年的多樣化需求。一是主題教育活動形式陳舊,大多以講座、報告、參觀等傳統(tǒng)形式為主,缺乏互動性、體驗性和趣味性,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夠。比如,一些學校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只是簡單地組織學生觀看紅色電影、聽革命故事,沒有結合青少年的特點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教育效果不夠理想。二是利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能力不足,對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運用不夠充分,沒有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縣關工委雖然建立了微信公眾號,但發(fā)布的內容多為工作動態(tài),缺乏適合青少年的教育資源,關注人數(shù)較少,影響力有限。三是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開展個性化活動不夠,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等不同_的需求研究不夠深入,活動內容和形式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不同青少年的成長需求。 三、明確目標任務,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臺階 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以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青少年成長成才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推動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深化培根鑄魂工程,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 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持續(xù)開展“學習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活動,組織“五老”宣講團深入學校、社區(qū)、鄉(xiāng)村開展宣講,全年計劃開展宣講1000場次,覆蓋青少年40萬人次。同時,利用重要節(jié)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七一”“十一”等節(jié)日組織青少年開展升國旗、唱國歌、主題演講等活動,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認同感。二是傳承紅色基因,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組織青少年參觀學習500批次,參與青少年20萬人次。市要打造“紅色教育精品線路”,串聯(lián)紀念館、*革命舊址等景點,編寫紅色研學手冊,讓青少年在研學中傳承紅色基因。三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小學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計劃評選市級“新時代好少年”300名,通過典型引領,讓青少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開展“文明校園”“文明班級”創(chuàng)建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二)推進普法護蕾工程,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是加強法治教育,深入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計劃開展法治講座400場次,受教育青少年30萬人次;編寫《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集》,通過案例分析、模擬法庭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區(qū)要開展“法 ……(未完,全文共7556字,當前只顯示363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上一篇:在全市城市嵌入式社區(qū)服務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下一篇:在全市項目建設暨產業(yè)集群發(fā)展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相關欄目:幼兒園 電信 會議致辭 會議主持 會議發(f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