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關于全市土地財政發(fā)展特點、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報告 |
關于全市土地財政發(fā)展特點、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報告 土地財政是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產生的一種特殊的財政現(xiàn)象,通常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財力高度倚重土地出讓及土地相關產業(yè)產生的租稅費等收入的一種財政模式。2020年*市土地出讓收入為2941億元,居全國首位。據(jù)Wind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0年的土地成交總價達到3138.1億元?梢姡*市土地財政規(guī)模大,政府對土地財政存在一定依賴性。 不可否認,土地財政在促進經濟增長、加速城鎮(zhèn)化進程、增加地方收入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土地財政的發(fā)展,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第一,土地財政的膨脹逐漸導致地方政府患上“土地財政依賴癥”,膨脹的地方債、不可持續(xù)的土地出讓金收入極易引發(fā)地方政府的財政危機;第二,土地財政以大規(guī)模土地開發(fā)為特點,極易造成土地資源浪費、農民權益受損;第三,土地財政的過程伴隨大規(guī)模資金流動,可能引發(fā)土地違法、地方官員腐;第四,土地財政助推城市房價上漲,損害居民福利;第五,銀行作為土地財政的資金池,承擔了地方政府土地金融、個人房貸、房地產企業(yè)融資等功能,一旦土地財政不可持續(xù),銀行的金融風險有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目前,*省、廣州市、佛山市等地已經開展了土地財政的專題研究。*所處區(qū)位非常重要,土地財政規(guī)模突出,土地財政對城市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系統(tǒng)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94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三)土地稅收收入低位增長,房產稅比例不高 2010-2020年間,土地增值稅、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在六個稅種中數(shù)值較大。2010年,契稅在六種稅中數(shù)額最大,為173.58億元,占土地稅收收入的37.74%;2020年,土地增值稅數(shù)額最大,為497.68億元,占土地稅收收入的36.31%。由于城市維護建設收、契稅和房產稅主要在城市建設與房地產交易過程中征稅,而契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與城市建設、征地拆遷等緊密相連,上述數(shù)據(jù)說明,在2010-2020年間,*市城鎮(zhèn)化過程經歷了以大規(guī)模房地產交易、大量建設為特征的“城市大發(fā)展”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市自2011年開始試點房產稅,從數(shù)額上看,2011年房產稅73.66億元,是2010年的1.18倍,但是從房產稅占土地財政的比例看,2010年房產稅占土地財政稅收收入的13.55%,2011年占12.16%,2020年為*%,房產稅的征收并沒有改善房地產保有環(huán)節(jié)征稅比例低的財政問題。截至2020年,房產稅尚未成為*市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體稅種。 (四)綜合地價高位運行,位居全國前列 2010-2020年間,*市綜合地價高位運行。2010年,*綜合地價為12797元/平方米,在全國106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四;2017年綜合地價最高,為27102元/平方米,去庫存政策、降息、降準等一系列政策給予房地產市場很大的活力,間接帶動了土地市場,拉高了地價;隨后,綜合地價緩緩下降,到2020年,*市綜合地價為25433元/平方米,仍居全國前列。 二、*市土地財政的主要問題 (一)土地財政規(guī)模增長,特殊年份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性很強 2010-2020年間,*市土地財政收入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土地財政收入與預算收入的比值呈現(xiàn)出波動增加的趨勢。從表2可見,2012年最小,為33.83%;2020年最大,達到61.19%。這種狀況反映了2011年房產稅試點、“國八條”等政策措施的沖擊效果,以及2020年為了應對疫情而激發(fā)房地產市場、土地市場活力的成效。土地財政收入與預算收入的比值客觀上反映了地方財政對土地財政收入的依賴狀況。由于土地財政的不可持續(xù)性和不穩(wěn)定性,從長期看,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會給全市財政穩(wěn)定帶來一定的風險。 (二)土地財政結構失衡,“賣地收入”構成土地財政主體 考察2010-2020年*市土地財政收入結構(表3),2010-2020年*市土地出讓金占全年財政收入的比例呈現(xiàn)“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趨勢,即出現(xiàn)波動增長的趨勢:2010-2012年,從65.68%下降到47.51%;2013-2014年,上升到60.36%、64.82%;2015-2017年經歷了3個下降的年份;2018年開始,在各種政策的激勵下,到2020年這一比例增長到68.21%。 與土地出讓金收入相比,土地稅收收入在數(shù)量上增長緩慢,僅2012年在土地財政中的比例超過了50%(為52.49%),其余年份均低于50%。近幾年來,土地財政稅收收入占土地財政比例由40%向30%靠近。這說明土地出讓金收入仍然是*市土地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土地出讓金收入,而土地稅收收入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激勵作用有限。 (三)預算缺口越來越大,土地財政具有不可持續(xù)性 考察2010-2020年*市一般預算收支情況,*市一般預算收支缺口呈現(xiàn)增長趨勢,2010年一般預算收支缺口為429.31億元,2020年達到了1055.81億元。 赤字率相對穩(wěn)定,最大的年份是2018年(3.45%),最小的年份是2014年(1.34%)。其中2018年超過了國際上赤字率3%的“警戒線”,其余年份均在“警戒線”以內。 通過一般預算收支缺口與土地財政稅收、土地出讓金、土地財政收入對比得出,除2020年以外,其余年份土地稅收收入均無法彌補*市一般預算收支缺口,多年來大額的土地出讓收入仍然是*市財政收支缺口的有力補充。但是,由于市場供給的有限性,長期來看土地出讓金收入難以持續(xù)有效充盈地方財政。 三、應對*市土地財政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涵養(yǎng)優(yōu)質稅源,減少土地財政依賴 *市土地財政規(guī)模大,可持續(xù)性稅 ……(未完,全文共4408字,當前只顯示244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關于全市土地財政發(fā)展特點、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報告) 上一篇:在2023年干部公推公選會議上的點評講話 下一篇:調研文章:淺析當隊伍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 相關欄目:國土 財政 科技 黨務講話 科學發(fā)展 工商 調研報告 文教論文 綜合論文 計劃規(guī)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