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高校思政課在線教學調研報告 |
高校思政課在線教學調研報告 隨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思政課在線教學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近年來,盡管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的數量甚為可觀,但多數在線學習資源仍舊以教師為中心,缺乏面向學習者的設計,導致出現了難以匹配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學互動性支持不強等問題。因此,亟需對高校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開發(fā)、建設與管理予以重新審視,推進思政課在線教學高質量發(fā)展。 一、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建設的問題 1.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建設與應用脫節(jié),致使二者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綜觀現有的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大多是線下學習資源的簡單延續(xù),即直接套用線下教學資源設計思路的模板,或是線下學習資源的再版、翻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在其專訪中提道:“我們通常把一門資源看得很簡單,花一兩萬塊錢,把在傳統(tǒng)課堂上講課的內容簡單處理一下,就放到網上去了。”因為大班制授課的線下學習資源一般是以教師為中心,這與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教學的邏輯相悖。質言之,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因缺乏有效的教學設計,難以和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有效的關聯,這些學習資源往往需要通過思政課教師“二傳手”解釋,才能為學生所學習使用。 2.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供給力量單一,致使學習資源內容陳舊與質量反饋機制失靈并存,F有的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平臺建設主要依靠高校及思政課教師進行。但因線下科研與教學任 ……(快文網http://www.hancun.net省略102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2.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建設的立足點在于激發(fā)大學生的深度學習。思政課在線教學的重點是促進大學生深度學習。要實現深度學習,大學生的內因起根本性作用,而學習環(huán)境與資源在推進大學生深度學習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白x圖時代”的到來使大學生的注意力被形形色色的圖片、視頻所吸引,碎片化、膚淺、不嚴謹甚至是錯誤的信息往往會對大學生造成嚴重影響。拒絕學習資源同質化、單一化、庸俗化,除了加強思政課教師的引導之外,也離不開平臺技術工程師的深度支持。思政課在線深度學習是“學習科學視閾中對信息深度加工過程、教師深度引導過程、技術深度支持過程三者的最優(yōu)整合”。因而,如何趨近思政課在線學習系統(tǒng)的最優(yōu)解成了學習資源建設與優(yōu)化的落腳點。值得注意的是,趨近思政課在線學習系統(tǒng)的最優(yōu)組合的路徑,同面對面的課堂深度學習路徑差異較大:一是課程載體不同,前者主要是數字化文本,后者主要是書寫文本;二是存在的時空不同,前者教學的時間空間可以不同步,后者的教學時間則是一致的;三是對思政課教師的素養(yǎng)及技術支持要求不同,前者受思政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技術人員的教育素養(yǎng)影響較大,后者則影響不大。 三、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建設的路徑探討 1.深化以數字思政課教材為代表的核心類學習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質量的整體提升。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推動了教材形態(tài)的轉變,教材從單一的紙本呈現向動態(tài)的、交互性的數字化形態(tài)轉變。思政課在線數字化教材除了承載思政課的知識內容外,還包含演示文本的工具、交流工具及教師工具等。因而,其具有知識更新快、學習內容豐富、學習環(huán)境可交互等特點。首先,加強_,完善準入機制,提升以思政課數字教材為代表的在線學習資源建設的成熟度。這離不開嚴格的思政課數字教材內容審定標準。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出臺與思政課數字教材內容選擇、組織與呈現標準等相關的方向性指導文件,以便各高校加強對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的監(jiān)管。思政課數字教材標準要具有政治性、創(chuàng)新性、支撐性。政治性是思政課數字教材的首要屬性,思政課數字教材必須反映國家意志、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適應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創(chuàng)新性即思政課數字教材要走出以線下紙質教材為代表的學習資源的“鏡像化”,借助信息技術的深度賦能,實現思政課數字教材功能的智能化與個性化。支撐性是指思政課數字教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學習平臺、學習終端、學習指導與服務等方面的配套與支持。提升思政課線上學習資源的配套與支撐,既要注重硬件建設,也要加強對思政課教師等主體信息素養(yǎng)的針對性培訓。其次,思政課數字教材既要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又要處理好與信息技術的關系。一方面,思政課數字教材要與信息技術相融合,以適應“‘00后’數字土著”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學習方式!啊00后’數字土著”已不再僅僅依賴于紙質的思政課教材,而是更加偏愛超鏈接、人機交互等提供的數字學習資源。另一方面,要處理好思政課數字教材與信息技術的關系。思政課數字教材本質上仍舊是教材,必須符合教材的本質意蘊和價值特征。最后,要在總結思政課教學實踐經驗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思政課數字教材與紙質教材的“合作方式”,促進思政課線上線下學習資源的協同發(fā)展。一方面,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思政課教材建設不能同質化,思政課數字教材需要跳出紙質教材為綱的研發(fā)思路,厘清與紙質教材的差異,形成互補優(yōu)勢。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根據自身教學水平和學生發(fā)展水平,選擇合適的思政課數字教材與紙質教材“合作模式”。 2.以思政課在線教學整體性變革推動學習資源建設。首先,以思政課在線課程學習目標的轉變促進思政課在線學習資源的重新設計。思政課的視頻制作、參考資料、課程章節(jié)的導學、考評內容等學習資源需根據在線教育教學規(guī)律與特點加以重新設計。制作思政課視頻前應有相應的腳本,根據學習目標和教學要點安排教學知識點的教學順序與教學重點。參考資料作為思政課教師推薦給大學生的閱讀資料,要與教學內容、線上主題討論等結合,激發(fā)大學生廣泛閱讀的主動性。思政課每章的導學設計同樣是大學生重要的學習資源,導學是讓大學生明白章節(jié)學習內容、重難點以及學習方法的指導,能夠幫助大學生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己嗽u價的內容設計不僅應包括線上思政課主題設置,還應包括線下分組討論的主題設置,以及思政課 ……(未完,全文共5541字,當前只顯示266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高校思政課在線教學調研報告) 上一篇:黨支部班子主題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 下一篇:黨建引領民辦高校治理交流材料 相關欄目:學校 教育 調研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