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關于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的調研報告 |
關于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的調研報告 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加強領導班子的重要課題,是當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重點和難點。目前干部工作的現(xiàn)狀是,“單位超編,干部進不了;領導超配,干部上不了;不準劃年齡,干部下不了,干部任期制不完善及方方面面的原因,干部交流難!边M不了、上不了、下不了、交流不了,干部活力激發(fā)不了。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暢通干部進出口,是當前干部工作必須破解的難題。 一、主要做法 1.普遍推行競爭上崗。近年來,鄉(xiāng)鎮(zhèn)普遍實行競爭上崗、優(yōu)化組合。打破職務、身份和部門的界線分割,干部職工全員競爭上崗,干部推領導、領導選干部,片線干部雙向選擇。各鄉(xiāng)鎮(zhèn)按照“精簡、統(tǒng)一、效能”原則,編制具體明確到片線,明確不得超編進人。改變以往片線長由黨委直接任命、副片線長只從中層骨干中產(chǎn)生的作法,片線長由參與競崗的全體干部職工,從班子成員中通過公開投票產(chǎn)生;副片線長降低任職門檻,采取無記名投票海選方式,從全體干部職工中競爭推選產(chǎn)生;站所工作人員全部解除聘任合同,人員安排打 ……(快文網(wǎng)http://www.hancun.net省略77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二、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對于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建設的認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還停留在比較粗淺的層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依然有很多。 1.對干部能上能下的認識有偏差。一些干部沒有樹立起正確的權力觀、是非觀和榮辱觀,嚴重存在“上榮下辱”、“下必有錯”、“沒有功勞有苦勞”、“不到年齡不會下,下去定是有錯誤”等陳舊觀念,不能正確對待升降去留、升降進退,不能正確樹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觀念,對干部“下”存在嚴重的思想障礙。 2.干部“下”的標準難把握。目前制定了一些干部“下”的具體的量化標準。但是,黨委和組織部門對于部“下”的標準感到難以把握,干部“下”的范圍往往局限于直接犯有嚴重錯誤、非降職不可的干部,對于精神狀態(tài)不佳、能力水平較低、工作實績平平、群眾公認程度不高的在職領導干部難以觸及。真正“下”來的干部多是犯有嚴重錯誤的,或是由于身體等原因自動辭職的。 3.“下”的方法不夠科學。推進干部能上能下,依據(jù)考核和考察結果準確把握“下”的對象是關鍵。但是目前對干部的考核通常都是一個模式,具體操作上也過于機械,對不同行業(yè)、不同崗位、不同層次干部的政績考核,往往是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抽象的多、具體的少,缺乏科學的評價比較機制,干部工作好壞、質量高低、數(shù)量多少難以衡量,致使準確認定“下”的對象缺乏科學依據(jù)。 4.“下”的配套制度不夠健全。出臺了一些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建設的制度規(guī)定,但還處于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沒有進行很好的有機結合,相關配套機制建設也很不完善。對于“下”來的干部,組織上從關心和愛護干部出發(fā),要區(qū)分情況給予出路,使其到更適合本人的崗位。但是確實應該看到有這樣的事實,就是“下”的干部中有的由于自身能力素質單一等各種情況,從領導崗位下來后,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新工作,社會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和再就業(yè)等保障機制又不健全,導致一些干部不愿意離開領導崗位,為改革增添了阻力和障礙。 三、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的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努力營造有利于領導干部能“下”的社會環(huán)境。要教育廣大干部,推行并實行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制度_改革的內在要求,是干部職務的正常調整和變動,“下”的干部不是“一棒子被打死”,只要努力改正不足,做出實績,得到群眾公認,時時還會有“上”的機會,避免形成誤導,挫傷干部“下”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組織上和社會各界要正確對待“下”的干部,從多方面關心和愛護被調整下來的干部,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要注意尊重、關心和愛護他們,不僅對他們中工作表現(xiàn)突出的同志要進行大力表彰和宣傳,而且要適時地再度委以重任。 2.深化改革、健全機制,進一步拓寬干部能“下”的渠道。通過建立健全聘任制、任期制、試用制、誡勉制、年度考 ……(未完,全文共3604字,當前只顯示200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關于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的調研報告) 上一篇:在全市“五星”支部創(chuàng)建百日沖刺推進會上的交流發(fā)言 下一篇: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建房_情況匯報 相關欄目:干部 公務員 組工 組織講話 黨會報告 調研報告 |